馬習會的潛台詞是「蔡習會」
包括「馬習會」也是在這個基礎下的成果,馬紹章分析,北京會在馬政府卸任前進行「馬習會」,明著是「馬習會」,潛台詞卻是「習蔡(蔡習 )會」,即向國際社會宣告,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可以走到兩岸領導人(不論是藍是綠)會面的這一步,換言之,北京是把九二共識的「體制效應」發揮到極致,這也是為什麼對岸堅不退讓,因為為了「九二共識」,他們投入太多政治成本。馬紹章舉例,就像基督徒改信佛教要皈依,佛教徒改信基督還得有洗禮一般,「九二共識」彷彿民進黨政府取得北京信任的「洗禮」。
馬紹章感嘆,「九二共識」對兩岸而言,已經是一個「結構性困境」,北京難退讓,蔡政府難接受,兩岸關係進入「對抗性和平」,對台灣影響有多大?時間會說明一切,比方說陸客的減少,乃至陸生的減少,但民間交流不會中斷,北京最擔心的應該是台灣只剩下一種聲音。比較麻煩的是,蔡政府就任1個多月,內政迸出來的麻煩事不少,更難在兩岸政策上有大魄力的進展,若讓支持者反彈,那就是「後院失火」難以收拾了,這個僵局,可能比預期的時間拖更久。蔡政府應該警覺的是,北京對台政策愈趨細膩,用自行車變速器比喻,以前是快中慢三段變速,現在是「無段變速」,隨時可以微調,包括對我邦交國是收是放亦然。
向北京進一言:非官方交往門檻不要太高
蔡政府就任迄今,兩岸人事佈局猶未敲定,馬紹章直言,「海基會董事長一任命,就是要對九二共識表態的時候!」他舉2008年江丙坤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發函海協會,就是表明「在九二共識基礎下,持續協商」,不論誰擔海基會董事長,都無法迴避對九二共識表態,「如果兩岸不實質協商,董事長派不派關係都不大,就讓留任人員做做文書認證等例行業務。」
他認為,蔡英文必要的時候不妨借國民黨人之力,馬紹章以陳水扁執政之初成立「兩岸跨黨派小組」為例,當時既可對綠營交代要轉國統會束之高閣,也對北京交代他確實是推動兩岸關係,然而,這招好棋卻因為「民、共距離太遠」而無疾而終。蔡英文總統或許應該思考,當內部壓力太大的時候,藉國民黨人「搭橋」,橋搭上了再退出,這不失為一個解套的方法。
不過,基於台灣整體利益,他認為現在該給北京更多建議,即使官方往來非要拉高門檻到「九二共識」絕不退讓,非官方的交流(智庫或民間)門檻不要這麼板板釘釘,檯面下的溝通一定要進行,否則如何彼此理解?520之後,即使中國學者來台,也不接觸民進黨,這只會加深兩岸間的誤解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