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婷逐字稿」7月中進兩廳院 無障礙共融服務升級

2019-06-26 19:30

? 人氣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致詞,展示「雅婷逐字稿」功能。(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致詞,展示「雅婷逐字稿」功能。(兩廳院提供)

由AI Labs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雅婷逐字稿」,透過人工智慧,能在手機app上,即時產生錄音逐字稿,於媒體圈頗受記者喜愛,如今「雅婷」將走入國家兩廳院,學習表演藝術、協助場館無障礙服務,並將於7月中開始,首度登場輔助導聆服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家兩廳院今(26)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與AI Labs合作,以藝術共融精神,期盼透過雅婷的AI語音辨識系統,結合演出前導聆、演出後座談等活動,提升場館無障礙服務,實踐文化平權精神。

「推廣所有場館 真人聽打有極限」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兩廳院在硬體做非常多改進,服務不同外在條件的觀眾,硬體完成後,就是軟體要跟上。劉怡汝說,所謂「共融」要解決的是,很多人聽不到,要用看的,透過輔助字幕等方式來理解演出,所以先從演前導聆、演後講座試試看;以前是聘請一個人聽打,但真人有其極限,極限大概是9成準確率,之後想要推廣到所有文化中心和場館,所以找上AI Labs合作。

劉怡汝指出,雅婷從年初開始,就已經進駐兩廳院「實習」,讓他去聽每一場表演的導聆、座談,一開始準確率大概只有6成,後來又「餵」了整本藝術史字典,包括表演藝術需要具備的知識、行話,經過6個月學習後,準確率已經達到8成5,「是很優秀的學生」。

對於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劉怡汝指出,像兩廳院製作節目,會遇到創作者想把創作過程,包括田野調查的過程逐步記錄下來,傳統做法是派一個人跟著,回來一直打字、翻譯,但若有雅婷的輔助,創作端也可以有更好的幫助,是蠻重要的工具。

20190626_兩廳院首次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場館無障礙共融服務,讓AI雅婷即時以文字呈現講座現場對話。(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首次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場館無障礙共融服務,讓AI雅婷即時以文字呈現講座現場對話。(兩廳院提供)

辨識人聲樂聲 雅婷做人工音樂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於記者會上展示由雅婷做的人工音樂。杜奕瑾表示,雅婷不只要聽得懂人話,也要懂音樂,他們想要讓一首歌輸入進去,雅婷就能辨識哪邊是人的歌聲、哪邊是鋼琴、鼓聲、bass 跟鼓聲,今天展示的這就是他學習後自己創作出來的歌。 

杜奕瑾談到,他相信新興科技,是誰定義出未來的想像,就可以主導未來,微軟定義人跟電腦,頻果定義人跟手機,人工智慧時代,要想人工智慧能做出怎樣的未來,藝術文化主導未來的服務跟軟體產業,也就是主導科技產業的發展,如果沒有這樣做,科技就無法進到每個人的生活中。

杜奕瑾說明,如果讓雅婷學習音樂、藝術,他就會在音樂、藝術領域越來愈強,因此在其他的領域,也可以訓練出自己領域的雅婷逐字稿。由於許多記者會使用雅婷採訪,杜奕瑾受訪時也表示,雅婷有學到許多採訪上的用語,對於一些政治人物的採訪,確實會比較準確。

20190626_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弈瑾。(兩廳院提供)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弈瑾,展示由雅婷做的人工音樂。(兩廳院提供)

「科技和藝術不再是平行世界」

劉怡汝表示,劇場脫離不了社會與生活,如果科技能和社會連結,那就沒有科技跟藝術不能一起,或科技會破壞藝術的問題,過去十幾年來,他們要嫁接科技跟藝術,都覺得像平行世界,大家常常跨不出去,與雅婷合作的意義,對兩廳院、全國表演藝術圈來說,不只是個工具,而是能讓科技走向藝術、藝術擁抱科技。

劉怡汝說明,雅婷過去只是坐在後面實習,首度登場進行導聆,將會是7月14日的《從理髮廳走出來的拉縴人》,之後也會讓他進行包括場後座談等活動的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