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李顯龍給台灣的啟示

2019-07-15 06:10

? 人氣

冷戰時期,新加坡擔心受到東南亞共產主義革命的擴張影響,因此與美國在反共目標上達成共識,雙方在安全和防務上的合作持續至今。另一方面,也由於與美國關係良好,新加坡進一步與其他世界大國相交,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成為世界航線的重要樞紐,為其經濟發展帶來助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當中國大陸開啟改革開放後,新加坡也未忽略中國大陸的重要性,因此即使新加坡是東協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國家,但兩者間的貿易與經濟互動仍經年累月地熱絡起來,自2013年起,大陸已成為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

可以說,新加坡用自身的實踐,持續對外傳達「小國典範」的理想型,即與美國維持著緊密安全合作關係的同時,並不牴觸經濟上擁抱中國大陸的選擇空間。此外,善理與陸、台關係,也是新加坡「小國典範」的另一個亮點。如新加坡在1990年與中國大陸建交後,依舊維持與台灣自1975年開展的「星光計劃」軍事合作,同時也在中國大陸「諒解」下,持續與台灣官方接觸,甚至多次扮演兩岸溝通的橋梁。

新加坡,繁榮,大樓,夜景。(取自維基百科)
新加坡夜景。(取自維基百科)

另一方面,新加坡「以小和大」的策略,並不意謂新加坡凡事只能委屈求和;清楚表達立場,但不站死立場,才是其中的關鍵。如2016年時,新加坡曾就「南海仲裁案」表示各國應接受國際法庭仲裁結果,當時的表態是站在美國一方,因此與中國大陸產生齟齬;但李顯龍2017年訪問中國大陸時,就明確表達「反台獨」的立場,讓雙方關係能夠和緩下來,這更顯現出新加坡在面對大國較勁時的彈性。

如同李顯龍在「香格里拉對話」開幕式中所提,中美兩國應找到具建設性的合作方式,同時也強調要求各國採用相同價值觀與體系是強人所難,人類的多樣性具有更大的力量。新加坡對中美雙方不一定維持等距,但絕不輕易倒向任何一方,成為新加坡能在中美兩強壓力下仍能如魚得水的重要原因。

台灣能學到什麼

相較於新加坡與中美兩強維持著緊密但不偏廢的關係,台灣的表現則有天壤之別。2016年民進黨政府重獲執政權,蔡英文宣示要「維持現狀」,除了始終沒有承認馬英九時期的「九二共識」現狀,也從未講明所謂的現狀是什麼,以至於中共以蔡英文「未完成答卷」來嚴格檢視。

遲遲無法打開與中國大陸的溝通大門,讓民進黨政府在一通「川蔡通話」之後,轉身開始大走「唯美主義」。同一時間,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也有意打台灣牌,於是陸續通過《2017年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2018年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友台」法案,這些舉措都讓民進黨政府對台美關係有更多的憧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