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出現資本主義?經典著作《大分流》引發的制度、市場與文化大辯論

2019-07-15 05:10

? 人氣

彭慕蘭在二○一一年的文章〈回覆與再思考〉(Response and Reconsideration)中,承認他高估了一些中國資料,以致於把大分流的時間估計的稍晚,然而他也說的確有不少後續研究是支持他的論點的。但無論如何,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會直接宣稱在一五○○年的時候,英國跟荷蘭的發展遠遠超過全世界其他地方。就如同布羅德拜瑞等人所言:一三○○年時中國與西方最富裕的地方發展相當應是一個合理的猜測,但在一七五○年之後,雙方差距就已經大到無法用地區差異來解釋了。這個時間點,也是在我們所認知的工業革命之前(Broadberry, Guan and Li 2018)。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這裡特別要提醒的讀者的是,計算GDP即便在現代都是一個細瑣繁重的工作,更遑論斷簡殘篇的古代資料處理有多複雜。因此在對這些資料作詮釋時,一兩百美金的差異,很可能是落在測量誤差(measurement error)範圍內。陷在這些枝節的計算比較過程中,可能會讓我們見樹不見林,忘記了更重要的問題:大分流為什麼會發生?

下圖一畫出了英國、法國、中國、日本跟台灣的人均國民生產毛額,資料取材自經濟學家麥迪森(Angus Madison)的「麥迪森計畫」(Madison Project)。[2]縱軸是取了對數之後的GDP ,因此下圖斜率在數學上其實就是經濟成長率。從下圖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一七○○年之前,這幾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毛額互有超前。接著英法兩國開始緩步上升,中國則些微下降。但在一八二○年之後,英法兩國經濟成長率開始大幅提升,百年之後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就已經來到英法六○○○美金比中國的六○○美金!另外,日本在明治維新、台灣在日治時期之後,也都開始了高速的成長。換句話說,在十七世紀之前,東、西方的生活水準,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十八世紀中葉後,西歐開啟現代經濟成長模式,到了二十世紀初,已經把東方遠遠甩開!當看到此時東、西方的差異如此巨大,爭論十六、 十七世紀東、西方到底誰比誰高出一兩百塊美金,反而就顯得荒謬了起來。換句話說,所有的歸因討論與對當時資料的詮釋,都得要對一八二○年後的大分流如何產生鋪路,提出假說加以論證,才是正途。

成長是運氣還是制度?

經濟成長其實就是現代經濟學研究的起點,畢竟祖師爺亞當.斯密都已經把書名定成《關於國家財富的本質與後果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國富論)》了!而依據國民所得之父,一九七一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的定義,經濟成長是「社會脫離傳統農業經濟,平均每人GDP成長率持續大於零,平均每人GDP水準逐年上升的現象」。除了GDP的持續成長外,生產力的增加、經濟結構的轉變、社會對事物的看法、意識形態的調整、市場化及世俗化、技術創新的速度,也是庫茲涅茨所認為的重要指標。他也更進一步提出,國家要能進入現代經濟成長的階段,上述這些指標與該國過去或其他尚未進入此一階段的國家相比,都得要有數倍以上的成長才行(both large multiples of the previous rates observable in these countries and of thos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3]以此觀之,圖一的西歐英、法兩國在一八二○年就符合了這個標準。日本在一八七○年,台灣則是在一九一○年,而中國則要到一九五○年之後才開始現代經濟成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