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如今走過40年的教改,高考錄取率已超過80%,看似普及的高等教育,背後卻是越趨激烈的考試競爭,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表示,中國的發展差距分為階層、城鄉、地域,要跨越三大差距的唯一通用途徑是上大學,而全國2688所大學中,第一階的名牌大學學費最低、就業機會好,但是其實錄取前段大學的學生,最多仍是來自北上廣地區,這基本上複製了中國的地域差別,最好的人留在最好的地區。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今日以「一場數億人的教育實驗:從中國1977教改談起」為題舉辦思沙龍,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宜中擔任主持人,並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一談中國教育現況。
鄧小平開始教育改革 大學招生原則:自願報考、嚴格考試、擇優錄取
劉擎說明,中國的教育改革,從1977年開始,文革之後中國的高等教育就停止了,變成所謂工農兵大學生,當時決定能不能上大學,是看家庭背景跟政治身份,而鄧小平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因此開始教育改革。
劉擎表示,當時中國科技大學的化學系教授溫元凱參與相關會議,最初鄧小平提出的招生原則,是「自願報考、基層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溫元凱提議的,則是「自願報考、領導批准、嚴格考試、擇優錄取」,最後鄧小平接受了四分之三,改為「自願報考、嚴格考試、擇優錄取」。
中國過去10年培養7000萬本科生 理工科居半有工程師紅利
劉擎指出,1977年時,全中國有570萬高考考生,因為積累了文革後12年來的考生,開始高考後,前3年的錄取率僅有個位數,到了80年代才有突破10% ,90年代開始,則出現教育產業化,因為國家沒能力辦這麼多大學,所以讓商業界的人進來辦大學,到了近幾年,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錄取率超過80%,從國家層面來看 ,這個成就很醒目,國家高等教育有明顯的發展。
劉擎談到,目前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500萬,其中有313萬選擇回國發展,中國過去10年培養7000萬本科生、500萬研究生,有一半是理工科,居全球首位,所以很多人說中國有工程師紅利,其中如王中林,得過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年輕一輩則有22歲的博士生曹原,發現了石墨烯超導現象,所以中國整個教育,帶動科技發展、工程技術、經濟水平是毫無疑問的。
要跨過階層、城鄉、地域三大差別,上大學是唯一途徑
但劉擎接著談到,若從社會跟個人視角來說,高考最後變成教育的核心,為何上大學如此重要?而在教育資源方面,有超過80%人上大學時,為何高考競爭為何沒有減緩,反而更加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