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
萬華地區目前仍保存有清代街道樣貌的,當推「剝皮寮歷史街區」。這裡位於清代艋舺核心的東南側,清代稱為「福皮寮街」,街尾為清代艋舺營盤駐軍之所在,也是通往古亭庄的道路。古亭庄、景尾(今天的景美)可以經過這裡到艋舺港口,也因此清嘉慶年前就已形成市街。後來,因為「福」的臺語發音和日語的「北」相近,所以在地圖上日本人記為「北皮寮」,而「北皮寮」以臺語發音就成了今天的剝皮寮。
當地的耆老提到,因為以前從對岸進口福杉,曾在這裡進行剝皮加工,再作為高價建材賣到各地。「福皮寮街」或「剝皮寮」的名稱,很可能就是由此而來。
清代與日治初期原來呈曲線的街道,經過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後,在龍山寺南側規畫今天的廣州路,並在原有的頂新街東側,祖師廟前方規劃今天的康定路,加上康定路東側的昆明街,使得原福皮寮街被截斷,只剩在老松國小南側的部分。
同時,原有街道也就是今天的康定路一七三巷,就成為後巷。由於北側是老松國小,所以街道北側的街屋仍朝向一七三巷,而南側街屋則轉向,以原來的背面新作牌樓立面,面對廣州街,但原有正面仍保留,成為兩面店。而新開康定路後,原來的街屋在西側面新作牌樓,面對康定街,也就是今天康定路一七三號至一八一號。
康定路一六三—一七一號的五棟連續街屋立面為紅磚造,加上洗石子裝修,女兒牆上有加上紅色粉的格子狀裝修,呈現紅白相間的美感。上下推拉窗下方有呈現水平感的弧形花臺,下有牛腿,相當精美。這連棟建築是一九一○年左右,臺灣人林禮設立之「永興亭船頭行」所在。「永興亭船頭行」旗下曾有三十餘艘運輸船,主要經營臺灣往來福州、泉州、漳州、廈門之間的航運貿易,兼營大陸福州杉木及石材等建築材料的販售。林禮的孫子林明陽曾說起阿公那代以前,即有帆船將福建福州的杉木運來臺灣,從淡水河邊的大溪口附近上岸後,用牛車把杉木拉到此地除去樹皮,販賣到各地作為建材。
林禮之子林佛樹為著名的經濟記者,曾經擔任《臺灣新民報》經濟版主筆,並著有《臺灣經濟要覽》、《臺灣經濟的基礎知識》等多部經濟相關著作。於新民報擔任多年記者,在一九四一年(昭和十六年)《臺灣新民報》改版為《興南新聞》之後,則擔任論說委員兼社會部長。一九四六年林佛樹在此創辦「臺灣經濟日報社」,每日發行量約為千份,直到一九五六年結束發行。
康定路一七五—一八三號亦為紅磚造的建築,正面窗下有洗石子裝修的花臺,加上窗戶上方的洗石子裝修楣梁,呈現紅磚與白色水平帶對映的特色。據說康定路與廣州街轉角處這個地點,過去是煤炭與木炭商聚集之處,曾被稱為「土炭市」。道路開闢後,土炭市逐漸沒落,因為廣州街上開有茶室,客人多為三輪車夫,又成為三輪車夫聚集之處。後來在一八一號開有新富興飲食店,由於經營者綽號為蜘蛛,所以客人又稱這裡為「蜘蛛麵店」。現在轉角的一八三號則成為「萬華心願景」社區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