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專文:原來「通貨緊縮」是好事

2019-07-30 05:50

? 人氣

作者認為,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讓我們明白通膨和通縮的真相,前者可怕,後者是好事,不要再被唬弄了。(資料照,郭晉瑋攝)

作者認為,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讓我們明白通膨和通縮的真相,前者可怕,後者是好事,不要再被唬弄了。(資料照,郭晉瑋攝)

自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和1940年代總體經濟學興起以來,「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和「通貨緊縮」(deflation,簡稱通縮)這兩個專詞就被世人謹記在心,而且有著聞虎色變的感覺。因為通膨讓我們手中的錢「變薄了」,亦即購買力下跌了,不但像被課稅了一樣,而且程度更慘。換句話說,通膨是百物齊漲且漲幅頗大,時間也拉得很長,也可以說是「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物品」,所以已故的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就說:「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通膨」是一種貨幣現象

顧名思義,通縮是通膨的相反現象,既然通膨是眾多物品的價格都大幅上漲,以致人民擁有的錢變薄、變少了,那麼通縮不就是萬物價格一起大跌,人民手中的錢變厚、變多,購買力變強了,這不是好事一樁嗎?為什麼有人——尤其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們——會有「通縮比通膨更可怕」的說法和警語呢?原來他們認為「物品價格之所以下跌,是因為沒有買氣」,也就是「物品的供給太多,而需求太少,甚至是沒有需求」。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經濟不景氣,甚至蕭條了。既然東西賣不出去,廠商或生產者就會減少生產,甚至關門大吉,那麼少用工人或減少工時,甚至遣散工人也就隨之而來,於是失業者增加,手中沒錢的人愈來愈多,生活過不去、沒飯吃的人塞滿街頭,社會問題會愈來愈嚴重。所以,通縮不是很可怕嗎?比起通膨不是更嚴重嗎?

1929年美國華爾街大崩盤引發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就被當作通縮的典型案例,那時美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失業,悽慘的情況時常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出現。當時的物價極低,市場中「供給大於需求」,龐大的「超額供給」在價格大跌下仍然無法消失。就在大家無計可施時,救世主出現了,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把超額供給解讀為需求不足,認為要以提高需求來解決,但因市場上沒有需求,於是要創造需求,而且還要是「有效需求」,也就是看得到的「真需求」。誰有此本領呢?答案是政府。怎麼創造需求呢?很簡單:撒錢。由於政府操控印鈔機,只要多印鈔票發給失業沒錢的人民就可以了。有人就以「挖洞理論」來嘲諷這種政策。

在一片空地上,政府官員要失業者排隊,官員準備一支挖土用的鏟子,要第一位失業者拿鏟子在地上挖一個洞,官員給錢當作工作報酬;第二位失業者再拿同一支鏟子將挖出的土再填回去,填完後拿了錢當作報酬;第三位失業者用鏟子將填回去的土再挖出來,也領了工作報酬;第四位又將土填回去……就這樣,在一塊土地上挖挖填填就創造了無數的工作機會,於是失業者減少了,人民口袋有錢可以去買東西了,需求也就創造出來了。不要說這是天方夜譚,多年前的消費券、馬路上時常挖挖補補、眾多的「蚊子館」建設,都屬於這一類措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