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吸毒:《社會不平等》選摘(3)

2019-08-05 05:10

? 人氣

本書指出,由於社會關係對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難怪信任程度較低、群體生活較貧乏的社會,心理健康狀態也會比較糟糕。。(資料照,取自theaddictionadvisor)

本書指出,由於社會關係對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難怪信任程度較低、群體生活較貧乏的社會,心理健康狀態也會比較糟糕。。(資料照,取自theaddictionadvisor)

「在一個極端病態的社會裡適應良好,不代表健康。」
──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

在英國,估計有一百萬兒童罹患精神疾病──每十名五歲到十六歲的孩童當中就有一個;這表示在任何一所擁有上千名學生的中學,就會有五十名重度憂鬱症患者、一百人精神痛苦、十到二十人罹患強迫症,以及大約五到十個有飲食障礙的女孩。這些數據,是以兒童學會(Children’s Society)委託獨立機構製做的二○○八年「美好童年調查」(Good Childhood Inquiry)報告為依據。調查數千名兒童後,他們斷定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上升趨勢,超過四分之一兒童經常感到沮喪,絕大多數是因為家庭破裂或同儕壓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美國,六%的兒童被診斷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這是一種行為異常症候群,主要徵狀包括注意力嚴重不集中、衝動,以及動個不停。在一項全國大調查中,有將近一成的三到十七歲兒童「在情緒、專注力、行為或與他人相處等領域」,出現中度或重度障礙。

那麼,這兩個社會的成人表現如何?英國的二○○○年全國大調查顯示,二十三%的成人有精神官能症、精神失常,或者酒精或藥物成癮的問題;四%的成人罹患了不只一種疾病。二○○五年,僅僅英格蘭地區的醫生,就開出兩千九百萬張抗憂鬱藥物處方箋,讓國民醫療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付出超過四億英鎊的花費。在美國,每四名成年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內曾罹患精神疾病,其中將近四分之一的人病情嚴重,這些人的一生,將有超過半數時間受精神疾病所苦。二○○三年,美國花在精神疾病治療的費用,高達一千億美元。

「大家的腦波都在同一頻道上。每個人都在服用抗憂鬱劑!」

調查結果顯示在富裕國家中,所得差距與受訪前十二個月內曾罹患精神疾病的成人比率之間存在關聯性。兩者關係緊密:在比較不平等的國家,精神病患占總人口的比率高出許多。這樣的緊密關係不可能基於偶然,事實上,各個國家幾乎排成一條完美的直線,只有義大利顯得特別突出,因為在其所得差距水準下,該國的精神病盛行率遠低於預期。

20190726-《社會不平等》內文附圖-圖5.1.jpg(時報出版提供)
[圖5.1]在越不平等的國家,罹患精神疾病的人越多(時報出版提供)

正如我們前一章看到的社會互信程度,各國的精神病患比率也呈現很大的落差(從八%到二十六%)。過去一年內曾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數,在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西班牙,每十人只有少於一人;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的比率,則是每五人超過一人;至於美國,正如我們之前所述,每四人就有超過一人。整體而言,各國精神疾病盛行率的落差,似乎是所得差距落差的三倍有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