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退步的社會現象,顯示上一代人們未能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無法將進步的種子深耕於社會中。若要縮減貧富差距,必須透過稅制改革與社會福利制度來進行「所得重分配」(income redistribution);但在搖擺不定的政局中,只要領導人一聲令下,這些策略就有可能被註銷。經濟民主是改革的穩健基石,唯有透過類似的結構性變革,社會才能穩健地往平等的端點移動。
經濟民主是最理想方式
過去十年來, 貧富差距之所以不斷擴大,主因是富人累積財富的速度比其他人快。在圖9.4中,我們能看出從一九六○年代中期至二○一五年,全美前三百五十大企業的所得差距不斷拉大。在一九七○年代,執行長的薪水是同公司「生產勞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倍至三十倍;但來到二十一世紀初,比例卻翻了十倍,領導人薪資是旗下員工的兩百倍至四百倍。相較之下,過去一整個世代以來,最貧窮的人口中有半數人的薪資未曾上漲。
我們已在前面篇幅中讀到,社會大眾逐漸認為每個人的價值與能力有極大落差,上層階級的傲慢與優越感也越來越明顯,這也顯示貧富差距確實不斷擴張。
懸殊的所得差異幾乎都是出現在私部門中。而在地方政府、健保單位、大學、警察單位或軍事機構等公部門中,所得差異明顯較小,差別基本上不會超過二十倍,有時甚至低於十倍。在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十年,公私部門的所得差異之所以會越拉越大,主要是因為一九八○年代後,部分公用事業與互助公司民營化,讓這些單位的執行長薪資大幅增加。現在人們普遍都已認清私有企業的執行長薪水跟公司表現幾乎沒有關係,就連統計數據也無法證實這兩者呈正相關。有份研究調查了美國規模最大的四百二十九間公司,發現只要執行長的酬勞比薪資中位數還高,股東的收益就會比較低。
此外,證據也顯示在一小群雇員之間,如果大家的薪水相同,團隊生產力就會比較高。有份研究找來三百七十八名印度製造業勞工,比較有薪資差異無薪資差的單位在工作績效上的差距。研究發現跟無薪資差異的組別比起來,具有薪資落差的小組生產力明顯較低,組員也比較容易曠工。全面了解貧富差距造成的影響後,我們就能推斷在具有薪資差異的組別中,成員的合作關係、信賴與連結會受影響。
透過稅收與社會福利制度來進行所得重分配,其實很容易因政策更動而失效。而且人們都認為自己的薪水是辛苦賺來的,應該有權力全部留下來,認為所謂的徵稅就是合法的竊盜行為。在這種思維下,要推動所得重分配就更難了。其實上述觀念並不正確,唯有在不靠外人協助、能獨自生產必需品的情況下,收入才會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就像自給自足的農民那樣。在現代社會中,各種生產過程都得仰賴許多人的貢獻與協力,每個人的所得,反映出他們的能力能取得多少共同產物的數量。而且,酬勞多寡也無法正確判斷每份工作的難易度,如果大家都生存在貧瘠的社會中,缺乏交通、通訊、電力與水源等基礎建設,大概沒幾個執行長的能力反應出的薪水,會比能力十足、教育程度高的員工還富有吧。此外,經濟學家也一再證實,只有在員工的工作價值大過於薪資時,老闆才會聘請這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