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本書《社會不平等》留下的個人心理議題,兩位作者寫第二本書《收入不平等》加以回應。事實上,社會公平涉及的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也是重要因子。有趣的是,心理學研究顯示,當有機會可以進行資源分配時,受試者期待的是「公平即正義」法則,透過公平分配符合心理反應。然而,當操弄研究變項,受試者面臨的分配處境涉及自己或同一團隊的利益時,績效獎勵的「比例分配」反倒成為實質分配的規則。人們很難直接以自私或利他分類,而是涉及置身處境的策略應用。這也是無論高喊知識經濟或庶民經濟,經濟民主是更根本的訴求。不過,只是從社會制度政策面思考,不公義現象仍在。回到自我的心理層次分析,是當代的重要課題。社會「應該」平等的背後,是心理「能夠」相信的前進。
台灣過去長期一黨獨大,政黨輪替的時間相較於一黨專政的壟斷,至目前尚是短程。但因為有「改變」帶來的「希望」感,民眾期待快速滿足的需求效應成為集體情感。但過去學者已指出,社會階級、原民權、性別權、勞動權等社會改革議程,是一黨專政時期,在野力量訴求草根(現在叫接地氣)民主的政治抗爭重要行動。但當第一次政黨輪替,這些議題進入制度程序時,在期待感受可以立即改變的心理需求投射下,匯集了實質績效的威脅力。但改革往往難以立竿見影,在此狀態下,民眾產生了執政者「換了位置換腦袋」的質疑。
社會結構改變的長時程與心理需求無法延宕滿足的張力下,憂鬱或焦慮或更自戀的心理又惡性循環的影響社會改革議題。目前第二次政黨輪替推動的「轉型正義」、「年金改革」、「司法改革」等無非都是在這樣的漩渦。就政治事件而言,當人民的心理需求感受到被剝奪或無法滿足,物質性話語的拋出,固然暫時填補了「不足」被看(聽)見。但這只是將「心理」或「精神」層次的「實體化」,並未解決空缺感的根源。真正的空缺不是被填補,而是本來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無法透過訴求公平正義就足以徹底地回應。
兩位作者的哲學預設,偏向哲學家羅爾斯(Rawls)的無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意指沒有人知道他在社會中的地位、階級、資源、能力、智慧、優勢等,各個團體也沒有預設的看法和傾向。但無知之幕背後的人並非全然無知,他們還是了解社會的一般運作法則,經濟現況,歷史背景等。無知之幕是個想像的道具,每個人進入幕後都會回到原初狀態。如此無知之幕的公平即正義原初條件,在當代心理人類學的文化部落與資訊數位社會的影響因子交錯下,是日趨複雜的議題。但當民粹動員只是高喊公平精神,卻訴諸發財的物質性落差,如此的措辭對於構成社會的心理剝奪感是否得以深刻理解,或者就是政治口號的虛性滿足,是讀者閱讀這兩本書時,更為關鍵的在地思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