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App下田、用電商賣 新富農衝6億產值

2016-09-28 23:00

? 人氣

南投大坪頂的這群七年級生,放棄原來的工程師、設計師工作,選擇返鄉種百香果,靠著改良栽種技法、創新行銷策略,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高。 (攝影者.駱裕隆)

南投大坪頂的這群七年級生,放棄原來的工程師、設計師工作,選擇返鄉種百香果,靠著改良栽種技法、創新行銷策略,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高。 (攝影者.駱裕隆)

南投大坪頂的這群七年級生,放棄原來的工程師、設計師工作,選擇返鄉種百香果,靠著改良栽種技法、創新行銷策略,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位於埔里山間的大坪頂是百香果的家鄉,約5平方公里的土地,竟囊括全台百香果9成產量。以年均行情價估算,百香果年產值上看6億元,平均每戶營收超過3百萬元。

一個村子,有將近三分之一農友,腳穿著雨鞋、開著雙B等百萬名車。有一半以上的農友年齡在40歲以下,其中多位2、30歲的年輕人,有人曾在聯電工作、在民視擔任過主播,還有些原本是工程師,近年陸續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回到家鄉,企圖用新的觀念與方法,讓果園滾出財富。

依據農糧署統計,近20年來百香果批發價最低一公斤約10元,但5年前宅配興起,每公斤批發價可達百元以上,最高價格比過去漲了10倍。

以今年6月下旬為例,特級百香果的拍賣最高價,一公斤可達2百元以上。身價今非昔比的百香果,讓這個連7-Eleven都沒有的村子一夕翻身,也讓農二代們找到新出路。

為了防水傷,善用氣象App

4年前,民國七十年次的許毓珊,回家接手百香果園,碰到的最大問題是:下雨。從澳洲打工度假回到家鄉的她,和大弟許嘉新開始「和雨水賽跑」。每年梅雨季5月來臨,百香果6六月中旬進入採收期,又要提防怕颱風和午後雷陣雨。

「我想改變老一輩看天吃飯的耕作方式,」許嘉新說,氣候是農民最大的敵人,而推陳出新的手機App,是他保護百香果的一大利器。兩年前,他發現「降雨警報器」應用程式,讓其能透過手機,隨時隨地掌握氣候變化。

善用科技提升管理技術後,管理成本節省7成,百香果的良率也從5成提升至最高9成8。

為了改善土壤,採有機栽培

去年大學畢業的湯智越,從小就立志幫助農民,選填志願時,特別選念中興大學土壤系,想用有機栽培及田間管理,翻轉村子幾十年來,依賴大量農藥的慣行農法。

但他想要扭轉耕種模式,並不順利,第一個踢到的鐵板,就是脾氣火爆的老爸。兩人栽種方法差異大,在田間相遇便大吵,「他不相信我的做法,怕我賠錢,」父子關係劍拔弩張。

他的耐心,換來良率提升兩倍,獲利率提升1.4倍,用3分地獲利50萬元的好成績,向父親證明實力。

拚營收,不只單靠賣百香果

類似的故事,也在附近村落上演。家中三代種植百香果的蔡舒莉,今年32歲,4年前請辭日商公司的工作,和哥哥蔡永鴻一同接下家業。靠著研發,製作果汁含量10%以上的百香果凍。

蔡永鴻說,現代人注重食安,讓他們看到商機,決定自創「熱情果」品牌,上網販售百香果凍等產品,光是去年就賺進千萬營收。

今年他接獲來自7-Eleven的預購訂單,自端午節檔期開始,百香果凍正式打入小七通路,3個月賣出1.2萬組。另外,自四月起,果凍也首度外銷到中國市場,售價是本地市場的兩倍,讓兄妹倆對未來營運很有信心。

相較於老一輩世代相傳的老方法,這批新生代則透過創新,擴大經營版圖,也會彼此分享、串聯,一起把餅做大,讓收入更豐。難道不怕別人學走「撇步」,反而搶了自己的生意?許嘉新卻不擔心:「賣都來不及,根本不用怕人搶。」他們找到新的方法,在果園找到自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