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問題就討論到共享經濟的核心了,哪些東西可以在空閑時段租出盈利?很明顯共享經濟的概念挑戰了世界各國的既有法規,Uber所面臨的問題Airbnb也沒有少。既然全世界都在吵,我也沒什麼好多評論是非的,但這邊我更想提醒的是,在堅持「法」的概念下,不能忽視「非法」存在的原因。Uber能長成這麼大的公司,就是因為民眾有其需求。有人願意多花點錢搭好點的車、想要搭車時照GoogleMap來走、更有人買了名車在家沒事,想四處晃晃順便賺外快。
必須要強調的是,在討論Uber跟計程車時,不能把兩者當成等價的替代品來比較,事實上會去開計程車的幾乎一定是為了收入因素,但會去開Uber的有很多並沒有經濟壓力,反而是在家無聊想多跟人閒聊、或單純喜歡開車的人。Uber跟計程車業雖然有競爭,但消費族群跟司機族群仍有不同,計程車面臨的問題不是把Uber打掉就會不見,但若計程車產業沒有今天那些根深蒂固的問題,能完整滿足消費者,Uber的市場會縮得很小。同樣的,Uber化也救不了計程車業,把兩件事描述為廝殺競爭是滿嚴重的錯誤前提。一個合理的畫面是,一個合格司機可以自由選擇要開Uber還是小黃,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及利益。
在支持政府踢出“不法者”之前,必須先反過看,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法規」搞出來的,所有沒來由的執著都會造成其他層面的損害,例如你在乎計程車司機很辛苦應該多貼補點錢,於是立法補貼油費及各種稅金,造成計程車司機人數供過於求,每個人餅都小了,卻也餓不死不想轉職,最終犧牲的就是計程車品質長年無法提升(雖然如台灣大車隊等領頭羊已經很努力經營車隊,提升服務品質,但在司機本業收入與服務品質無關之下,對大環境能做的改善的實屬有限)。
Uber與計程車針鋒相對的局面,對於台灣的民眾並沒有好處,民眾應該有消費自由,在不同狀況下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交通工具,也唯有在自由消費的狀態下,市場才能真正淘汰不合格的產品,屆時若Uber比不上計程車,不用立法遊行,自然會退出台灣。
*作者傳播學院畢業,最喜歡農曆七月,自豪於不務正業。從社群經營到群眾募資、從Fintech到串流影音、從採訪編輯到彈唱街頭藝人,最近的目標是把經濟學讀好,讀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