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印度與東協等在人口與產值的雙軌成長(double-track growth)態勢大幅超越北美、歐盟與日本等先進經濟體,亞洲新興經濟體已從生產者角色轉為終端消費者,創造自己的內需市場。隨著東協區域內貿易比重的提升,東協及印度勢將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與消費市場,台商不能自外於龐大市場,未來將隨政策推動,大舉南向設廠,深耕東協經濟共同體及印度。
利他主義引領東協及印度對我優勢產業之需求
但在「ASEAN十加一」、「RCEP」、「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中國因素」考量下,東協及印度不會不顧慮中國的態度及感受,我政府更必須秉持「利他主義」信念,思考如何拓展東協及印度與我現有合作領域之深度,引領對我國優勢產業可能之需求,讓東協及印度諸國了解台灣是值得合作的經貿夥伴,並以單邊突破策略與不平衡發展模式,尋求雙方產業之互惠合作。
在經貿之外的多面向合作關係上,台灣亦可善用對東協的比較優勢:如連結東南亞血緣的新住民網絡、大量輸入東協勞工、代訓東協農漁工技能、提供衛生醫療補助、建構東協e-ASEAN、傳授中小企業發展經驗與雙向教育文化交流等議題,以促進雙邊實質關係改善。
亞太創新走廊:台灣突破中國因素的另一條出路
為突破中國因素對我國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之阻礙, 本文提出台灣可行的模式---「亞太創新走廊」:即日本對台進行技術移轉與策略結盟,將關鍵原物料銷售台灣;台灣則技術快速升級,並將加工後之高品質零組件出口至東協及印度;東協及印度則將來自台灣的中間財組裝為成品,銷往全球市場。
日、台存在特殊歷史情誼,近年來日本企業從中國撤退轉進東南亞的傾向提高,若能借助日本長期投資援助東協各國與佈局基礎建設之影響力,則亞太創新走廊之設立,將可使日、台與東協及印度共享生產分工之貿易利得,為高出口依賴的台灣經濟在短期無法加入TPP與RCEP之下,導引一條出路,以維繫台灣供應鏈在亞太區域的重要地位。
遵循全球化佈局策略,中國市場不該是唯一選項
現階段,台商海外投資、生產基地及行銷佈局均高度仰賴中國市場,我方有無考慮到一旦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不再仰賴台資技術及資金時,中國是否會基於貿易互惠對等原則,要求台灣開放更多大陸產品的進口?
兩岸經貿的密切往來,已引發國人對台灣經濟發展命脈是否過於偏重中國單一經濟體的疑慮。台灣要遵循全球化佈局的策略,中國市場就不該是唯一選項。當前,政府正戮力以赴,促成產業升級,並以單邊突破策略融入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機制,確實執行分散出口多元化的目標。
*作者為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人、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