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友邦 總統在場 升旗拔桿 聞所未聞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35 條:「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此次蔡總統「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在聖露西亞檢閱儀隊,我們國家國旗先成卷軸,然升達旗桿頂端,卷軸居然未張,憑空掉落。旗手慌張之下,將旗桿就地拔起,讓眾人突兀。這代表的是現場旗手,事前並未操作預演過。國旗是國家的象徵之一,這代表的還是勤務上的鬆散。儀式中兩國國旗在樂聲伴隨中冉冉上升,這是何等莊嚴之事,一個小時的等待,永和警衛室的先遣人員抵達現場,只要起心動念,請外館協調,只要檢查模擬升旗一次,提早發現問題,這種有辱國體情事,就不會發生,這還是勤務鬆散所致。
管理鬆散?從永和警衛室成立,違法犯紀情事日有所聞,也就不足為奇,與其勤務鬆散?筆者認為主要是人事運用與勤務制度出了問題。
人事運用制度上的探討
筆者在前文〈侍衛室、警衛室與國安局的歷史情結〉,曾談過特種勤務(下稱特勤)之靈魂為侍衛長、副指揮官與副侍衛長(總統警衛室主任)。然而自陳前總統任內,一方面警衛室人員編成,不要前朝人馬,重新編成。一方面第一任侍衛長余連發,副侍衛長彭勝竹均從外調入,對特勤任務與性質一知半解。當時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胡鎮球,在特勤單位從警安組組員、七海警衛室參謀、七海警衛組組長、聯指部參謀長、特勤中心副指揮官等職,歷練完整。所以勤務運做尚稱順暢。
余連發任侍衛長年餘,因軍中資歷不足,難以回軍發展。乃欲循前侍衛長周仲南例,先調為憲兵司令再圖謀後續發展。然因當時憲兵代理司令邱忠男,為陸官 36 期畢業生,余連發為陸官 42 期畢業。基於軍中倫理?或為就任後行事方便?余連發乃透過「管道」,安排當時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胡鎮球調為國安局副局長。邱忠男於 90 年 9 月由憲兵代司令調為特勤中心副指揮官。余連發如願於 91 年 2 月上任憲兵司令,當時其職缺由副侍衛長彭勝竹升任。並從陸軍調入陳再福為副侍衛長。
自此特勤高層人事運用呈現「多元」,就以特勤中心為例,自邱忠男從憲兵入主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迄今 9 任副指揮官,有 5 位從憲兵司令部(憲兵指揮部)調升。1筆者發現由於官大學問大的組織文化陋習,副指揮官到職履新,不管來自何處,往往不先充實自身特勤學能,就想改革現況,樹立新規,以期建立主官威信。然而由於對特勤特性與沿革的不了解,致使對特勤的運作,在缺乏認知與專業之下,雖自覺是「改革」,但卻是使舊有制度形成殘缺,新的制度卻如鏡花水月難以究實,更弱化了特勤原始架構設計的本意,筆者就勤務制度上的探討,試舉兩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