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在台灣最流行的字眼之一,莫過於「拚」字了。尤其是經常與經濟一起掛勾,如「拚經濟」。想必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因為不論是在野或執政黨,幾乎每個政治人物都會高呼此口號,尤其在競選期間,競選者嘶聲力竭的喊著著要「拚經濟」,聲音響徹雲霄,簡短又有力。
記得小時候,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從未曾聽聞此口號,不知道何時才開始出現此字彙。應該是在台灣經濟不景氣的時代才開始,因為經濟不好,所以才要拚。但是,喊了那麼久「拚經濟」,好像也無法回到過去「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地位,及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
為何大家如此有「拚」勁,但成效卻一直不彰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經多日苦思,某天突然頓悟,原來原因就出在這個「拚」字。因為「拚」雖然含有積極、勇猛等的正面涵義,如「拼命三郎」、「拼死拼活」等;但是卻也有冒進、短視、有勇無謀的負面意涵。
在現代中國的歷史中,最積極「拚經濟」的政治人物莫過於毛澤東。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開始積極拚經濟,如提出「總路線」、「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政策,要大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還夢想要短期間內「超英趕美」,其拚勁及勇氣可說是無人能比。
但是,其結果卻是以慘敗收場,「大躍進」變成了「大倒退」,以土法煉鋼,卻煉出一大堆廢鐵。終於在1959至1961年間,中國出現全國性的大饑荒,餓殍遍野,甚至傳出人吃人的慘劇。估計當時死亡人數達到3千萬至4千萬之眾,而且自己還丟了「國家主席」的烏紗帽。
由此可知,經濟並不是靠「拚」就能成長,而是要靠「縝密的擘畫」及「長期的經營」。過去帶領台灣走向經濟繁榮的一些財經官員,如孫運璿、李國鼎及趙耀東等人,好像未曾聽聞他們常將「拚經濟」掛在嘴邊,而都是認真規劃台灣的經濟發展計劃,並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長期經營,才奠定今日台灣堅實的經濟基礎。
因為一個好的經濟政策,絕對不是一兩年就能夠立即見效,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所以現在政治人物喊「拚經濟」,其實都是在喊爽。但是由於民主選舉的原因,候選人希望能在短期內拚出績效,讓選民有感,因為選民是沒有太多的耐心等待。
在過去依靠體力的農工業時代,「拚」的精神確實非常重要,就如同葉啟田的成名曲「要拚才會贏」一樣。但是時代變了,要拚不一定會贏,尤其在現今「知識經濟」的時代,靠勞力「打拼」所呈現的成果,已不如靠腦力「創新」所獲致的成效。
最後再次強調,經濟是要靠規劃與經營,才能獲致成效,而非僅靠拚勁即可。所以,懇請各界不要再口口聲聲的喊著要「拚經濟」囉,而是要「縝密擘劃」及「長期經營」經濟。
*作者為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