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報導這一新聞的是日本《朝日新聞》在8月1日發表的報導。報導提到:著名的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所講的那個小女孩在寒冷的除夕夜點燃火柴,看見了已故的祖母,祖母說,「當星星落下時,靈魂與上帝同在」,但在中國新版本語文教材中被修改成小女孩的祖母說,「當一顆星星落下時,這個人就離開了這個世界;」此外,在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的《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中,主人公從一艘失事的船上拿走了三本《聖經》,在新教材中則修改為拿走了「幾本書」。
報導通過「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進入中國,引起中國網民的紛紛議論。有關的議論招致中共當局的全力封殺。如今,人們只能看到封殺之餘的一點殘存議論,其中包括:
——掌控中國教育的中共當局宣稱教科書中收進外國文學作品是為了「促進中國學生對其他國家文化的理解」,但這中刪改外國文學文本的做法跟當局所宣稱的目的背道而馳,實際上是促成學生對其他國家文化的誤解,是畫地為牢,使學生坐井觀天,這是國際笑話。
——將外國文學作品(刪)去上帝刪(去)基督,那美術史是不是也要將聖經故事上帝基督等刪除呢?油畫作品中許多名作畫的都是聖經故事中的人與事。
——照這樣發展下去是不是該把外國文學作品能都剔除了呢?不是說允許有宗教信仰自由嗎?我們大國該有大國的文化自信啊。
竄改文學作品 有如文革再現
中國學者、在紐約出版的政論雜誌《北京之春》(Beijing Spring)的榮譽主編胡平表示,從隨意刪改歷史教科書,到隨意刪改收入教科書的外國作品,顯示了實行專制獨裁的中共領袖一蟹不如一蟹的無知和權力驕橫。胡平說:
「為什麼修改教科書發生在今天?這種事情在過去的(習近平的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時代都沒有發生。相反在江胡時代,我們看到有大量的外國的包括西方的著作的翻譯和介紹,而且一度翻譯介紹得還相當紅火。但習近平一上台就對這些事情很反感。一個獨裁者最可惡的就是他要按照他的意志來改造世界。這也就意味著把他看著不順眼的東西,哪怕是已經現存的東西、既有的歷史都要加以篡改。篡改小學教科書中的外國文學作品之所以顯得荒唐,無非是顯示了他在這方面走得已經有多遠。長此以往,當然更加不堪設想。」
胡平表示,中共從武裝奪取中國大陸政權的第一天起就不在乎毀壞文化、破壞文化。中共當局的這種蔑視和輕賤文化的做法在習近平所崇拜的中共獨裁者毛澤東統治的後期一度達到了一個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