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四與非核家園的議題拉扯因為「以核養綠」公投通過而稍稍緩和了一些,但臺灣的能源問題始終都在燃燒,並沒有真正的解決,而且離缺電邊緣是越來越近,藉著總統大選的近逼,「能源政策」相關議題估計會再掀起一波巨瀾,因為台灣的能源是否轉型?馬上就是社會要面對的問題,如果要轉型,那怎麼樣的轉法對臺灣是最有利的?這也考驗了總統候選人們的政策規劃,所以能源政策的發表對於2020總統大選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蔡政府不斷強調的「綠能發電」,也就是使用太陽能、風力、水力等等再生能源來進行發電,但是,台灣的整體環境和經濟情況是絕對不夠支撐大量綠電所帶來的成本,以環境而言,太陽能發電的問題除了夜晚無產能之外,臺灣多雨多颱風,甚至是其他天災對太陽能發電設備是極其容易受到損害的,如此一來,不僅是汰換率高,廢棄的太陽能板也是不容小覷的汙染源,面板拆卸下來後的金屬和廢矽漿能確保所有的廠商都確實回收嗎?縱然有成熟的技術,但太陽能發電不像傳統發電一樣集中好管理,在四散各地的情況下,又要如何確保回收效率和回收成本呢?
另外,風力發電一樣是個爭議滿滿的議題,裡頭又有政府和外資的各種金錢拉扯,每度電的價格貴的駭人,而且台灣整體的風場也不是很好,使得風力發電機組也不是時常都能夠運轉,要普及在全台灣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再生能源發電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5%左右,其背後附帶的成本可想而知,每度電的價格會爬升到一個根本「沒必要」的售價上,接著電費調漲,人民還是會起身反抗,掉回原本的循環裡,而且還會陷入另一個「出手更重,挨打更痛」的窘境,也就是政府花更多錢發電,人民花更多錢買電,那國家經濟還要不要發展?光是在能源部分就虛耗掉很多的國家資源,根本得不償失,且臺灣根本就沒有外國發展「非核家園」的背景跟條件,我們的蔡政府效法德國打造這項政策,卻只抄了半套,別人德國不是獨立電網,所以可以向其他國家購電使用,但臺灣島上是獨立電網,並不能透過向其他周邊國家購電來做填補「非核」漏洞,他們在綠能發展上準備與基礎是遠遠比臺灣還要穩固地,也因為如此,蔡政府沒有考慮到後半段,導致現在《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和裡頭的未來規畫還要用疑似湊數字的方式來哄騙大眾未來的能源政策沒問題。
報告書裡頭的數據合理程度就算是外行人看也能看出他的誇張,比如在民國113年至民國114年的這一年之內要將燃煤發電的占比調降10%,「且」同時提高燃氣發電10%,「且」同時核能發電降到1%,綠能發電逐年提高至那時「據稱」會有20%,中間調度和原料進口真的可以做到?縮減的核電缺洞用提高燃煤、燃氣來彌補不就又是變相的另類能源問題嗎?
但看回來現在的能源議題,核電是非得使用到的一項發電方式,基於它的穩定發電、產能高,對現今的發展是最穩健的步驟,公投結果也顯示出一切,但政府就算不用核四,但也遲遲不推出新的核電政策,甚至還有重啟核二的事情發生,這不正代表著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大有問題的嗎?興建核五或是其他方法都可以提出討論,現在臺灣需要的是新的核電廠,並趕緊讓舊的電廠退役,在更安全的環境下來討論下一部能源轉型要怎麼走?不要過急著廢核、反核,核能是傳統電與環保電在過渡時期的首選,省略了這一步,缺電斷層不是不可能出現,情況肯定會更加嚴峻,這些都是韓國瑜市長和蔡英文總統將來肯定要面臨到的問題,而蔡政府勢必得要在這項政策上做出加倍的著墨,而非只有政治計算就好。
*作者為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