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和你共識」的自私及「一毛不能少」「不溯及既往」的貪婪,使人想到馬克·吐溫說的:「貧窮的人希望得到一點東西;奢侈的人希望得到許多東西;貪婪的人希望得到一切東西。」也使人想到十九世紀的革命名言:「國家不是經由辯論產生的,歷史上的社會革命從未靠投票解決過。」
稀奇的是,當人民已經用投票決定了轉型正義、年金改革,讓民進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蔡英文反而不想負責,要推給「共識決」(也就是讓反對者來否決)。而貪婪的退休者竟然連不屬於自己而屬於人民納稅錢的月退俸都堅持「一毛不能少」,宣稱軍公教及勞工都是可憐的弱勢者,要搞「分配正義」應先從富人徵稅做起,或先搞好「財政紀律」才來談年金改革。
然而,且不說徴稅與減支(節流)是兩回事,光是「軍公教勞都是弱勢者」這句話就不能成立。平均月退俸四到六萬多的軍公教還自稱弱勢者,那平均領一萬多的勞工豈不是弱勢中的弱勢?只領國民年金三四千元的自由業退休者(他們對社會的貢獻絕不少於其他人,例如作家、自由設計家)及六七千元的老農豈不是更該餓死了?
就我個人所見,軍公教絕不是弱勢者。我住在仁愛路時,樓上任教於建國中學的夫婦二人英年早退(都五十出頭),我問他們領多少,說七萬多,與退休前差不多。退休後,一人每天交際,一人到處旅行,都是光鮮亮麗,爽到不得了(溪頭當年就有一條「18趴道路」)。而我多次受邀在晶華飯店用自助餐,每次二點結束出來,櫃檯外全是密密麻麻等待吃下午茶的人群,許多是退休者。也有幾家中價位飯店自助餐業者告訴我,客人退休軍公教居多。如此優渥生活,一般勞工想都不用想。
九月三日下午五點,我搭公車沿羅斯福路經過中正紀念堂附近,看到魚貫而行的遊行解散人潮,其中七八人搭上這班車子,互稱「X老師」、「X老師」,都操台灣口音國語,女性比男性多,都是遊行結束,要去萬華打打牙祭(我也是在萬華下車)。我由是悟到,這十多萬遊行人潮,絕大多數不是基於意識形態或藍綠對抗,而是基於保衛個人私利,「一毛也不能少」。
面對自私與貪婪的人性,幻想得到「共識決」,毋寧說是「美麗的錯誤」。現在只看蔡英文能否及時猛醒,讓「潘多拉盒」裡留下希望了!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