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要修《電業法》、開放電業自由化,台電擔憂會導致台電被分拆、電力市場財團化,並使電價飆漲。面對各種擔憂,經濟部長李世光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強調電業自由化絕不是要賣台電的電廠,「我們也沒有缺錢缺到這個階段。」
談電業自由化 「缺錢也不會賣電廠!」
外界質疑電業化修訂後,因為台電主要負責輸配電,電廠因此可能要賣掉而「財團化」,李世光斬釘截鐵的說:不賣電廠、絕對不賣、缺錢也不賣。他說,未來會成立不同公司,台電輸配電業務是一家公司,現有的電廠會是成為另外一家公司,絕對不會去賣電廠。
雖然李世光曾多次親自回應、指開放電力市場並非要分拆台電,卻仍擋不了外界疑慮,台電員工本周甚至發起串連步行、要從屏東一路走到台北表達抗議。面對各種反對意見,李世光強調,在產業轉型的過度期中,台電扮演讓台灣不缺電的重要角色,《電業法》修法後拆分發電及輸配電部門,並不代表要把電廠賣掉,「賣掉要幹嘛?」李世光也開玩笑的說,政府缺錢是真的,但不會把電廠拿來賣,要拆分台電只是要便於計算實際經營成本、提升長期經營效率,「缺錢也絕不會賣電廠!」
缺電問題被視為是李世光上任後亟需處理的燙手山芋。談到能源問題,李世光一邊想如何維持每天的備轉容量率,另一邊考量的則是核廢料處理的問題。
核廢料問題 只是把半衰期從幾萬減少到幾千年
李世光曾開玩笑地說,政府部會可能都改組過一輪、原能會卻還不能改組,因為還要處理幾十年的核廢料。李世光的玩笑,某種程度上也反映核電廠的使用成本或許遠高於一般人所想。李世光表示,全世界各國到現在為止都沒辦法真正解決放射性核廢料的儲存問題,過去台灣雖然談過境外處理的解法,但把核廢料從核電廠運到港口、出海,處理完再循同樣程序移回來,卻只是把核廢料的半衰期從幾萬減少到幾千年,「沒有解決現在任何問題,也不會得到任何支持。」而核廢料處理成本相當高,某種程度上也對供電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依照這樣的思考脈絡,再生能源似乎成為最合理的替代選項。李世光指出,再生能源的確會隨天氣變化而使發電量波動,除了繼續發展儲能技術,透過智慧電表和智慧電網讓電力供需達到平衡也是解法之一,雖然目前整體配電及電網結構還在調整、未來供需平衡的穩定也將更難維持,但朝這樣的方向努力已是全世界的趨勢。
許多縣市政府感興趣 希望發展再生能源
順著能源問題,李世光也談到日前引發熱議的《電業法》,強調為了更細膩地達成電力供需平衡,讓新企業投入電力產業、促進新一代產業轉型是必要的作為。李世光說,《電業法》推出後許多縣市政府都表達強烈興趣,認為開放電力市場能讓縣市發展特有的再生能源、取得綠電直供的機會。
談到《電業法》,李世光自然也免不了再談一次電價問題。李世光指出,現在的電價公式中有部分是經營效率、另一部分是原料成本,開放電業市場後原料成本的因素會和經營效率加成,讓電價有機會下降。李世光進一步分析,國際市場上購買原料不一定規模最大最有優勢,而是要視企業是否懂得靈活操作。若電廠經營效率提升、燃料採購有優勢,電價自然有機會比原本電價公式得出的電價還要低。
面臨10月電價可能再度因國際燃料價格下跌而下修,李世光坦言,電價審議委員會根據各種因素考慮下做出的決議不是參考用而已、而是具實際效力的決定。經濟部能做的是提供全球燃料成本的分析報告,「提醒」委員最近國際燃料價格又見漲勢、必須納入考量,否則接下來面臨上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