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興隆專欄:創新科技加速「去中心化」的未來?

2019-08-28 07:00

? 人氣

世界工廠,這條曾經是帶領開發中國家過渡到已開發國家的橋樑,因為21世紀的創新科技而可能消失了,那還沒到橋這邊的國家怎麼辦?機會之窗很有可能被科技的去中心化關閉,那麼對這些國家而言,科技帶來的另一扇機會之窗又會在哪裡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事事都是一體的兩面。比爾蓋茲,從億萬富豪轉換成為慈善家。他念茲在茲的一件事情是,世界上有超過45億人口生活在露天便溺或使用不安全衛生設備的環境下生活(附帶一提,這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6衛生與潔淨飲水)。

對於把日常生活使用抽水馬桶當作理所當然的我們,很難想像世界上竟然有比現有人口總數還多過一半的人們,生活在我們完全無法想像的世界,更別提我們已更近一步的在意享受免治馬桶的便利性。抽水馬桶是需要連結到下水道系統或至少化糞池,也需要有自來水系統的充分供水,也就是,兩項最底層的民生基礎建設:自來水與下水道系統。對於一個缺乏有效治理的國家,這兩項基礎建設幾乎無法存在。此時,「去中心化」的優點便成了人民的機會。 比爾蓋茲的基金會(Bill &amp;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在2011年提供獎金,開始了一項「廁所再發明挑戰」(Reinvent the Toilet Challenge),目標是設計出不需自來水與下水道系統就能獨立運作的廁所,換言之,是沒有水的“抽水馬桶”,同時,確保使用者的衛生安全,能消毒殺菌。這樣的產品,將是科技創新透過去中心化解決問題的一個示範。在台灣呢?自來水是一個例子。我們日常的自來水系統,也是整合了「中心化」與「分散式」的兩套模式。對於自來水的安全性,我們永遠在問一個問題

“How clean is clean?”(多乾淨才算乾淨?)台灣高科技產業用的水最乾淨,乾淨到比我們喝的還乾淨,為的是維持產品的良率。至於我們喝的水要多乾淨,反映在我們的飲用水水質標準的訂定。這標準的高低由我們可以接受的風險決定。另一方面,想想看,自來水真方便,洗臉、洗菜、上廁所用它;洗車、澆花、消防救火也用它。這麼廣泛的用途,太乾淨了,澆花、洗車嫌浪費,不夠乾淨,又怎麼能洗臉、洗菜?所以,自來水公司提供符合法規的自來水,但每個用戶端如果對「乾淨」有更嚴格的定義,可視其需要決定是否加設淨水設備。這樣的「中心化」與「分散式」組合對水資源的使用,是有成本效益的。

在過去,人類由採擷的狩獵人生,因著農業革命進入到集中式的生活,進而創造文明。想想我們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去思考,又花多少時間去生產食物?如果不是集中式的生活與專業分工,單靠狩獵人生的分散式生活,無法空出多餘的時間去解放我們的大腦,創造偉大文明。集中式的生活曾經為人類文明帶來極大的助益,而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可能是由集中式的現在,再回到去中心化的未來。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創新學院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