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陸客問題看兩岸政治與經濟的斷裂

2016-09-12 06:20

? 人氣

觀光產業自救會呼籲: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顏麟宇攝)

觀光產業自救會呼籲: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顏麟宇攝)

9月12日數萬名觀光業者將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對陸客問題的無所作為,表面上看來這與過往的一般群眾運動無異,但從深層結構來看,這場抗議運動卻是兩岸政治與經濟斷裂的第一個引爆點,未來類似的矛盾、衝突可能將陸續爆發,兩岸政治與經濟的斷層位移甚至將從下層的經濟結構,一路向上蔓延,撕裂整個台灣社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兩岸從1949年隔海分治以來,在政治與經濟上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中共在1950年代選擇「一邊倒」,完全倒向蘇聯,而台灣則是在韓戰爆發後,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兩岸也因此被捲進冷戰的兩極對抗體系,形成漢賊不兩立的對峙局面。

1978年鄧小平啟動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開放,這也成為其政經發展的轉捩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開放邏輯徹底翻轉了整個中國,也讓中國的GDP向上翻了好幾番。中國啟動經濟改革開放的同時,台灣在1979年爆發美麗島事件,黨外運動在接下來的1980年代如火如荼展開,並帶1990年代的台灣威權體制轉型與民主化。

台灣的民主化轉型到2000年達到高峰,1979年美麗島事件埋下的種子在這一年開花結果,台灣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2003年中共對外開始喊出「中國和平崛起」的口號,有別於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已準備帶領中國融入全球的政經體制。如果以1979年作為歷史的分界點,台灣在此之後選擇了政治改革的道路,中國在此之後走上經濟開放的道路。在2000年之後,中國在經濟上快速崛起,台灣在政治上完成民主轉型。伴隨民主化的選舉與政黨的動員,台灣主體意識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民意,這種台灣主體意識卻也成為兩岸政治與經濟的斷裂點,在政治上它選擇對抗中國,但在客觀經濟現實上,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經貿夥伴,台灣的經濟動能與命脈牢牢鑲嵌在中國之上。從2000年到2016年,這是台灣失落的16年,台灣的薪資水準倒退回16年的水準,產業升級處於停滯狀態,產業開始外移至對岸,兩岸逐漸形成產業的水平與垂直整合。

當台灣陷入經濟停滯、倒退之際,中國在過去16年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的政經中心從G7移轉G20,中國從過去的參與者角色轉換為全球規則的制定者,並透過一帶一路戰略與亞投行吸納全球的政經能量。中國的崛起讓中共在處理台灣問題上,顯得更加從容,其所能運用的籌碼與資源亦更加豐富與多元化。很多人都忽略中共國台辦交流局長黃文濤在今年3月訪台時說過的一段話︰「兩岸交流現在到了新的階段,不要停留在參訪,可以結合各自地區的特點來設計」。這意謂著中共的兩岸政策設計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統戰手段,而是透過更細緻的「誘因機制」設計來處理台灣問題,這種「誘因機制」剛開始時如春風沐雨般讓人通體舒暢,但它也可能一夕翻轉,狠狠把你咬掉一塊肉。

相對於中共兩岸政策的進化與靈活,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卻仍停留在冷戰的兩極對抗思維,這種冷戰思維對於民進黨政府形成很大的制約,最明顯的制約表現在策略的有限性上,民進黨政府往往只能在「對抗」或「冷處理」之間二擇一,但現實的複雜性卻往往會讓民進黨政府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例如陸客來台問題或虱目魚契作,都是相當典型的案例。更令人憂心的是,民進黨過去長期仰賴「對抗中國」在台灣內部進行政治動員,但本身對中國卻無長期的深入的瞭解與研究,導致其欠缺堅強的兩岸幕僚團隊來因應詭譎多變的兩岸情勢。

總體而言,中共對蔡英文政府的壓力測試根本還沒開始,陸客問題只能稱得上是暖身而已,但卻已壓得蔡英文政府喘不過氣來。隨著蔡英文執政蜜月期的結束,一旦中共展開真正的壓力測試,兩岸政治與經濟的斷裂效應亦將隨之加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也將碎裂成塊,飄盪在風中。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