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軍想打怎樣的戰爭─建軍戰略

2016-09-21 06:00

? 人氣

屏東三軍聯訓基地漢光演習。(軍聞社)

屏東三軍聯訓基地漢光演習。(軍聞社)

今年蔡英文總統要國防部提出現階的建軍戰略,我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國軍已近半個世紀沒有打過一場正式的戰爭,戰略構想也活在90年代。然我們應該先預想未來會面對怎樣的戰爭,如台海發生衝突,戰場一定是在台灣本島上,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就是盡可能的讓敵人照我們設定的步驟打。我覺得國軍很適合「刺蝟戰術」(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研究副教授威廉莫瑞(William Murray)在《海軍戰院評論》上發表題為「台灣國防戰略的再省思」的文章)。如果真的要設定一個戰略的話除了「當前的戰略」,也是要包括「未來的戰略」,透過假設得到新的戰略思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假設敵軍要解放台灣,一但發動戰爭必然是頃全國之力進行外線作戰,戰爭講求的是速戰速決,迅速實質或名義上的佔領台灣本島,減少陷入戰爭泥掉的風險。然國軍應變的方式應是以拖待變。歷史上沒有一場戰爭是靠轟炸、區域封鎖達成戰略上的目的,敵軍勢必派登陸部隊對台進行兩棲登陸,以求實質占領。台灣海峽是一個天然的屏障,要越過台灣海峽必然要先取得制海、制空、電磁權,沒有這三權,台灣海峽一定成為敵軍的海葬場,競爭的雙方一定會努力的取得對方的三權。

假設現在戰爭一開打,國軍海空軍一定會把主力撤退到「後方」,並以機動式天劍、雄三等車輛載具進行防空、制海任務。敵人一定會盡可能的封鎖台灣海空域,然這也是敵軍弱點,一個紅旗-9或S-300中遠程防空營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開啟主動雷達」,也就是說要攻擊敵人之前,一定要打開主動雷達進行目標鎖定,在這時刻就是防空導彈群會成為最脆弱的目標。如果國軍在敵人打開主動雷達鎖定我軍機時,這時候透過反輻射攻擊,一個個破壞掉對方的導彈群,使敵軍防空雷達陷為被動。

然我軍以機動導彈車輛進行制海制空防禦,事實證明機動載具有隱蔽性強、不易被敵人偵測、戰術靈活等多種優點,一但敵軍無法全殲我軍機動防禦導彈時,勢必不敢貿然進行本島兩棲登陸,這就可以達到我軍的戰略目的,進而拖延戰爭時間。

敵軍貿然登陸在台灣本島作戰時,陸軍除了要面臨24小時內進行灘岸決戰,如果24小時內敵軍順利立足灘岸並建立灘頭堡等基地時,陸軍還可以善用城市戰鬥、破碎地形、戰場伏擊等優勢來拖延戰爭時間。在中共解放軍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個摩托化步兵師要進行一次的攻城作戰中就需要8000噸軍需。然一個摩步師標準攜行量僅為600多噸。顯然敵軍如果無法奪取港口或建立穩固的灘頭堡進行「行政下卸」,勢必被遲滯在海岸。更何況敵軍對地形生疏、外線作戰時等種種不便,更容易陷入被動,國軍如有相當程度的戰略規劃,一定可以贏得戰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