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腦的「被害妄想」讓你不敢投資股票,債券的報酬率才會被通膨吃光光!

2019-09-11 15:00

? 人氣

根據美國《科學人》雜誌的報導,我們製造出來的資料,每年都翻了一倍。說得更明白一點,我們在二○一六年生產出來的資訊量,等於是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到二○一五年的總量那麼多。《科學人》雜誌估算說,未來十年全世界會有一千五百億個連結網路的測量監視器,不管男女老少,平均每個人都能分到二十個。到那個時候,我們生產出來的資料總量將是每十二小時就翻一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的文化就是某種熱愛資訊的文化,說到衡量、記錄和描述時,總是以為多就是好。然而大量資訊所產生的後果,其實有許多都是負面的。

請看看以下幾個研究:

蘭頓(A.P.Lenton)和法蘭西斯柯尼(M.Francesconi)分析八十四場聯誼見面會的三千七百個約會決策,發現聯誼者的選取標準越多(身高、工作、教育程度等等),就越少提出邀約。這些人就是資訊太多,反而什麼也做不了。

迪孟嘉鎮(A.Dimoka)研究受測者參與複雜綜合拍賣時的大腦活動。資訊開始湧入時,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也跟著活躍,這是大腦進行決策和控制衝動的部位。隨著研究人員提供越來越多的資訊,大腦的活動反而突然降低,就像斷電器燒斷一樣。「因為資訊太多,」迪孟嘉說:「我們就越來越難做出決定。」

你曾經因為想吃點甜食,到了甜點專櫃,面對一大堆選擇,反而不知道該從何選起嗎?研究指出,選項太多會讓人不知從何選起,就算最後做出決定也不會感到滿足。有好幾個實驗都顯示,選項太多反而會妨礙購買,而且購物後的感覺也比較不快樂。

財務資訊超載的另一個後果,是可能造成變數之間的虛假關聯。奈特.西爾佛(Nate Silver)報告指出,每年有四萬五千個經濟數字是官方造假!

各位把這個事實跟經濟大事相當稀少(例如,從二戰結束至今,經濟衰退才十一次)的狀況一併考慮的話,就會了解為什麼西爾佛說那是把經濟資料丟進攪拌機隨便亂攪,就端出來說那是高級法國菜。

各位聽說過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和孟加拉奶油產量高度相關的怪事嗎?對,你沒看錯,孟加拉的奶油產量。兩者的關聯性高達九十五%。這當然是湊出來的,但湊得還真是剛好。這是研究人員為了凸顯關聯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才故意從大數據資料中篩出來的。雖然的確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完全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經常見樹不見林,只看到一些奇特難解的高樹,卻沒看到一整片森林都在問:「這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不管未來會出現什麼學院派或權威專家夢想的奇特經濟指標,必定會有一些跟股票報酬呈現短暫關聯,但要檢測是否值得投資入股,卻是無法通過考驗。大數據浪潮來襲,對於市場行為的指示,似乎也只是帶來大量的假訊息而已。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

本文節錄自《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