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思也說,南非憲法的草擬,是以認定南非是不公平、不正義的社會為前提,政府有義務採取行動,來改變不公義的社會,舉例來說,南非憲法不保障人民的財產權,保障的是人民有財產不被恣意剝奪的權利,這是因為在種族隔離時代,87%的土地是白人的,國家必須有因公益性目的而徵收土地的權力,對於被徵收土地的補償,也不是以快速、完全足夠為原則,而是以公平、合宜為原則,至於何謂公平、合宜,則由司法決定。
實踐轉型正義:廢除種族隔離時期法律、制訂新法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蘇彥圖與談時指出,司法是威權時期侵犯人權的結構之一,他請問薩克思,南非處理轉型正義時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薩克思指出,南非實施新憲後,並沒有重新調查過去的司法判決,而是廢除種族隔離時期的法律,制定新的法律,處理包括過去因種族而有土地財產權被沒入的問題,有8萬件申請案,申請者只要能證明土地因種族而被剝奪即可,無重大的舉證責任,其中有7500件已獲回復土地權或同等的賠償,對被侵犯的民眾來說,這個做法對回復他們的權利與尊嚴,有很大幫助。
薩克思也舉他協助肯亞處理轉型正義的經驗指出,肯亞同樣也不是大規模檢討過去法院在威權時期的判決,而是檢討仍在位的法官是否適任,他們建立檢視法官的標準,察看這些法官的判決,找出不適任的理由,並公布報告,其中有4名法官因為扭曲法律,支持赦免當權者,對法律的解釋損害司法的獨立性,讓民眾對失去對司法的信心,而被認為已不再適任。
威權統治促進經濟? 薩克思:不是為了經濟發展才要民主
黃瑞明詢問薩克思對於威權統治促進經濟發展的看法。黃瑞明指出,泰國、烏克蘭、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在民主發展過程中,都經歷政治的不穩定,而相較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有論者對民主制度產生質疑。
對此,薩克思指出,台灣過去在高壓的一黨專政下有大幅經濟成長,南韓、新加坡的發展也有類似經驗,民主化之後,經濟成長出現停滯,但也有民主國家出現經濟復甦的,民主並不是經濟發展的條件,也不是為了有經濟發展,才要民主,民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給予人民權利。
薩克思指出,他2年前曾去過中國,與民眾互動的經驗讓他印象深刻,但他不覺得這是南非要的制度,中國經濟發展的例子無法合理化威權統治的正當性,已故新加坡前總理過去曾訪問南非,他與李光耀比鄰而坐,他曾盡可能很禮貌的告訴李,他的發展模式在新加坡的條件下成功地為新加坡帶來發展,但不會是南非可仿照的模式,南非是多元族裔的社會,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共同生活,威權統治的路線只會對南非帶來災難。
南非總統朱瑪(Jacob Zuma)近年曾說,ANC 將在南非一直執政下去,「直到耶穌復活」,與朱瑪有深厚革命情感的薩克思則說,在ANC 在伊莉莎白港等城市輸掉地方選舉後,民眾已經在說,「在城裡看到耶穌了」,他認為,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南非民主的勝利,因為一黨獨大對任何國家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