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宣示之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5日正式投入營運,趕在「十一」國慶前宣傳意味濃厚。中國耗資3600億新台幣、歷時4年建造號稱「全球最大機場」的北京「新國門」,不僅要紓解北京首都機場的龐大運量,中國更企圖藉著大興在2022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北京首都機場2018年超過1億旅客過境,是全球第2大機場,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然而它的吞吐量已經到達極限,航空公司也難以調度航班。為了緩解北京繁忙的航空需求與平衡首都區域發展,大興機場從2014年開始動工,建造預算高達11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600億),尖峰時期有超過4萬名工人同時投入建設。它有4條機場跑道及全球最大規模的單一航廈,面積相當於97座足球場。
外表像是一隻奇異巨型的六爪海星,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南方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天安門廣場約46公里,距廊坊市市中心約26公里,距首都機場25.6公里左右。中國官方初期營運目標是2025年之前,可以達到7200萬旅客與200萬噸貨物的年吞吐量。中國民用航空局表示,大興機場將提供60萬個工作機會。
單一中心航廈解決步行距離長問題
大興機場的設計出自於已故國際著名建築師、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哈蒂(Zaha Hadid)領銜的跨國團隊,她的建築作品以曲線結構聞名全球。哈蒂曾說,大興機場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傳統中國建築,呈現中央庭院周圍相互連接的空間規劃」。CNN指出,航廈設計呈現哈蒂標誌性曲線,逾8000扇天窗讓自然光線透進航廈。
旅客步行距離過長,是許多新建巨型機場的共同通病,哈蒂團隊也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哈蒂建築事務所網站所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採用接駁車串聯多個小型航廈,它位於中心的航廈容納唯一乘客服務中心與多個登機門,讓旅客能縮短到任何地方的步行時間。
5條放射狀廊道提供79個登機空橋,每條廊道與核心區距離不超過600公尺,讓旅客能在8分鐘內從安檢站走到最遠的登機口。設計團隊指出,如此一來不僅減少機場施工及運作期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屋頂的雨水收集系統、機場位址的太陽能板也能讓大興機場高度符合環保永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