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2017年同名驚悚推理電子遊戲的電影《返校》,上周五(9月20日)在台灣上映,迅速引發社會對於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辯論,票房急速攀升。這部以1960年代戒嚴時期為背景的校園驚悚片,是台灣第一部由電子遊戲改編的劇情片,成功吸引大量電玩迷進戲院。
電玩改編電影難度高 年輕人卻埋單
根據統計,該片上映首日票房就衝上2750萬台幣,打破之前《賽德克・巴萊:太陽旗》多年來的首日票房紀錄。到記者截稿時,《返校》累積近9000多萬的票房,已是今年台灣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
《返校》的故事設定在1962年的一所高中,以高三的女學生方芮欣和學弟為主角,兩人在暴風雨中的校園中醒來,試圖離開學校,卻同時還要尋找失蹤的老師和同學們,但被校園各式各樣的鬼魅所困住,並從鬼魂身上了解他們因為涉及政治案件「被失蹤」的歷史。
《返校》一開始是一家台灣遊戲公司製作的電遊,在2017年發行後廣受海內外電玩迷歡迎。許多電玩迷在臉書評論稱,這款電遊能用政治故事包裹驚悚、魔幻以及推理巧思,符合電玩迷之期待。遊戲發行數個月後,便被電影公司買下,並邀請台灣年輕導演,同時也是電玩迷的徐漢強掌鏡,耗時兩年半拍攝完成。
大量沿用遊戲台灣民間信仰材料
台灣知名影評人膝關節(筆名)告訴BBC中文,《返校》賣座之基礎,確實是年輕族群。但他表示,要改編電遊成為電影,特別是恐怖電玩中強調的互動性及恐怖氛圍,又要兼顧電影美學對導演及製片等都不容易,深怕讓電玩迷失望,國外便有許多失敗案例。但他認為《返校》的改編十分成功。
根據台灣媒體報導,導演徐漢強和編劇們在剪接以及改編劇本時,找來沒有玩過遊戲的人實驗過許多次,試圖讓遊戲玩家及非玩家交流互動。電影還大量沿用遊戲中許多台灣民間信仰的材料,譬如寺廟、符咒以及神龕等,尊重遊戲「原版」,讓遊戲迷感到倍受重視。
「這部片不是為某種政治理念宣傳的電影。若純粹為了政治議題去上戲院,這種購票行為對影迷來說太沉重了。我認為《返校》的成功理由在於保留遊戲中驚悚及推理的有趣元素,再去包裹台灣歷史,撩撥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的好奇心,」膝關節說。
許多年輕網民開始大量挪用、改編返校的劇情、台詞甚至圖片,一些影像片段迅速成為社交網絡延燒的「迷因」(meme)。譬如電影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看幾本書而已嗎?」等等,都快速在當地網路流傳。
還有人開始討論戒嚴時期的禁書。譬如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當時在台灣需改名為《大漠英雄傳》,因為當年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等字眼。
白色恐怖歷史爭議 「面對過去比強迫忘記好」
導演徐漢強及該片監製、資深演員李烈,在接受台灣網紅「視網膜」訪問時說,《返校》不是為了介入台灣白色恐怖的政治辯論而來,但確實是以過去的戒嚴歷史作為大背景。徐漢強說,此片在驚悚元素之下,邀請觀影者思考「自由」的重要性。戒嚴時期開始走紅台灣影視界的李烈解釋,這部電影能讓觀眾思考過去,「面對過去比強迫忘記好。」
《返校》的效應蔓延到了對於台灣戒嚴歷史的議題辯論當中。許多觀影者看完影片後開始去尋找影片中影射的真實故事,驚訝當年許多中學生不過是參加讀書會,就無故被以「匪諜罪」判刑甚至處死。
《返校》電影製作公司的主管王師表示,在某場放映後,「有一位哭得梨花帶雨的女性觀眾走上前來和我握手,說她家也有白色恐怖受難者。」
但是,也有人為當年政權辯護,表示在當年國共對峙的情況下,國民黨政府急欲「清除匪諜」甚或進行言論管制,是可以理解的「必要之惡」。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王瀚興在《風傳媒》投書認為,《返校》中影射的政治事件,若是國民黨政府當年追查地下共產黨組織,政府以顛覆國家之罪處理似乎沒有不妥。
許多受害者因為創傷太嚴重,反而「潛抑記憶」
有民眾批評,此片在台灣選舉前幾個月上映,似乎在暗示國民黨的歷史責任,企圖影響選情。
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彭仁郁告訴BBC中文,以她長期進行家庭暴力以及政治暴力受害者(如慰安婦、白色恐怖受害者)的臨牀研究來看,許多受害者因為創傷太嚴重,反而「潛抑記憶」,強迫自己忘記;但是研究發現,這些被潛抑的記憶經常會以身體或精神症狀的形式浮現。
彭仁郁說,政府若不處理過去壓迫異議者的歷史,那些深入潛意識之恐懼,也可能會造成人民日後無法真正信任國家以及政策。
膝關節表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返校》可以被視為今年台灣電影的里程碑,是台灣現在這個時代氛圍下的一個新圖騰。將來是否會有許多電影開始從從動漫或網路小說汲取靈感改編成電影,是值得觀察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