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大在野黨工黨在脫歐變局中與首相強森來回攻防之際,也積極備戰隨時可能展開的議會大選。本周工黨拋出教育改革議題,主張廢除英國現有私校制度,同時提倡改革教育評鑑體系。英國是否該仿效芬蘭,將教育機構全面納入政府管轄,為英國人民在脫歐紛擾外又添新話題。
工黨(Labour)本周在黨大會上,提議廢除英國教育標準局制度,同時提議將私校納入公營體制,屆時各校現有資產將重新分配給其他學校。目前該提案已經黨員決議通過,正式寫入競選綱要。該黨議員更稱若工黨在大選中勝出,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就將處理對私校有利的財政漏洞。
工黨力圖在教改議題上實現社會公平的主張,不禁讓人聯想英國教育制度的下一步,是否將走向北歐的教育公有化制度?這套體系的標竿與典範,就在芬蘭。
Private schools segregate kids by their parents’ bank balances. They provide lifelong networks for the powerful and promote a toxic sense of social superiority.
— Owen Jones (@OwenJones84) 2019年9月23日
Finland’s world class state education system shows what we can achieve. This is long overdue! https://t.co/gwJZTm0pns
芬蘭教育:落實開放、平等精神
芬蘭第二大城艾斯波(Espoo)的林都拉森中學(Lintulaakson school),學童在午飯後迎來的不是照表操課的基礎課程。這個時間點12歲學童可能正在工藝課上剪裁布樣,年紀更小的幼童正享受著課後活動前的點心時光。
當校長庫索瑪奇(Petteri Kuusimäki)經過遊戲場時,一名學童不但沒有緊張感,反而親暱地喊了他的名字,接著發表自己的校務建議:「明年我們可以晚一點來上學嗎?10點再開始好不好?」
校長庫索瑪奇說,校方重視完整師資訓練、師生間彼此尊重互信,更把學生福利擺在首位。不只這所學校學費和午餐費用全免,事實上,芬蘭大部分學生的學費全由政府包辦,僅一所國際學校收取學費。就連課後留校查看、退學等處罰方式都很罕見。
庫索瑪奇回憶自己上次罰人留校已是15年前往事,他更無法接受退學制度。在他的觀念裡,學校必須對學生和他們的人生負責,而且不能放棄任何一人。
儘管升學考試不在校方目標裡,該校學生每年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表現仍然優異。
當其他國家仍在追求菁英教育,1990年代的芬蘭開始一系列教育改革,在這個人口僅550萬的北歐國家,傳統想像中的標準化評量制度、學校排名比較、校內能力分班一概沒有。在校學生也不必穿制服、18歲以前不必參加任何國家測驗。這裡是崇尚開放式教育者爭相取經的「教育天堂」,更常有國外教育機構以「芬蘭式教育」作為辦學特色。
芬蘭教育也有陰暗面
芬蘭教育往往給人烏托邦般美好想像,但近年移民風潮正改變教育場景,林都拉森中學就有2成學生具移民背景,其他地區有高達7成5的學生是移民後代。當學生來源更趨多元,學校課程不得不進行調整。過去只有在雙親都忙碌的情形下,芬蘭人才會將7歲以下幼童送入幼稚園,但近來已出現為提高學童識字率的強制性學齡前課程,民間甚至在討論將既有的入學年紀從6歲再往下降,義務教育的年限也從16歲延至18歲。
同時學者也不認可芬蘭式教育能適用於其他國家,倫敦大學教育學院(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教育與社會統計系教授傑里姆(John Jerrim),就指出芬蘭近年的PISA分數其實略顯退步,且無法證實他們在國際測驗上的表現是得力於教育體制,更別說政府免除學雜費是從其他部門預算中挪用經費,恐引發家長搶購優質學區房地產等現象。
現階段工黨廢除私校提案似乎不受英國民眾青睞,不僅引發第一線教師反應,新措施將帶來更多工作負擔,就連英國民調公司「YouGov」發出的民調也顯示,只有2成2民眾贊成廢除私校,更有5成民眾直接表態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