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後來為自己犯的錯誤道歉,但是那個畫面早已被好幾個網站信以為真、輕鬆加以轉載了。
新聞自由並不一定造就好的新聞事業,尤其當媒體東家在乎營收利潤而非新聞倫理時更是如此。為了取悅花錢買廣告版面的人,網路上掀起搶奪閱聽大眾、提高點擊率的大競賽。
個人認為,台灣那些尋求更寬廣的外交承認空間、贏回聯合國的席次、被肯定為國際舞台上的要角……的渴望,與台灣從自己國內看待世界的方法,是脫節分裂的。台灣期待全球能關心自己,可是台灣國內卻看不到與之齊頭並進的全球關懷,此外,儘管台灣許多政壇人士一再強調「軟實力」贏人心的重要,在國際的人道事務的場域中它的身影卻不多見。
的確,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的各種組織,進而對於全球作出貢獻。不過它那受過良好教育且技術精良的國民卻可以在人道領域作出其他貢獻,或是協助其他發達程度較低的國家進行技術訓練以及經濟開發,特別是協助那些仍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盟國。
說到塑造全球輿論以及態度,台灣人民也能做出貢獻、加入討論。當年我住台灣並從事記者工作時,就很欣賞當地許多非政府組織的創造能力與革新能力。如果讓他們組織令人驚奇的活動,必能成為媒體焦點,獲得不少新聞露出的機會。在台灣你可以發現豐沛的創造力與「另闢蹊徑」的想法。
「慈善事業」或是願意做更多事幫助他人其實不一定只是捐錢給值得關心的案例。這意味改變你生活中的一點什麼以便造就較大的不同,也意味你在社會中擺脫消極同時變得更加積極。
單槍匹馬是否可以改變什麼﹖起初我認為沒辦法,後來我的觀念不一樣了,因為我在世界各處認識了一些令你讚嘆的人。他們願意犧牲奉獻、為了某種信念挺身而出、或就是覺得「忍無可忍」,而做一些非但改變自己也改變周遭人的事。這些事就算再如何微不足道,但畢竟實踐了。
謹將此書獻給我在全世界工作時曾遇見過的這樣一些人。
*本文選自無境文化出版的《三點半後不收屍》一書。本書作者葛若鄰(Caroline Gluck)曾任職BBC十餘年,先後擔任駐柬埔寨、韓國及台灣的特派記者。2009年她投身人道救援工作,曾任國際樂施會(Oxfam)以及歐盟人道救援計畫ECHO的新聞專員。現為聯合國難民總署駐伊拉克資深新聞官。譯者翁德明為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