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內閣為了搶當12個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會員國中首度通過國會批准的國家,國會最快下周就要開始審議TPP協議。日前代表捍衛日本農業立場的日本農協代表來台參加「認識TPP:意義、影響與因應之道」研討會時,認為日本在TPP談判中雖然成功捍衛部分農產品,但在檢疫、食安部分卻未多所著墨,日後TPP生效後應提出相應措施。
2013年開始參與TPP談判的日本,在農民的強烈反彈下,由國會訂出稻米、麥、牛豬、乳製品、糖等5大「聖域」,並決議談判期間若政府無法守住防線,不排除得退出談判,且加入TPP也不得影響糧食生產。最後日本政府透過進口配額、關稅延後調降等方式保護5大關鍵農產,但由於乳製品、牛肉等關稅最終仍將降至零,官方預估農業部門產值仍將因此減少878億至1516億日元(約合新台幣263至455億)。
【重點1】檢疫問題未拿至談判桌上
長期關注、參與TPP談判的日本農協,除了要求政府保護農業,也關注其他市場開放以外的副作用。日本全國農協中央會農政部國際企劃課調查役藤本卓(Taku Fujimoto)即指出,TPP目前某些農產品雖然已撤銷關稅,但雙邊的動植物檢疫問題卻沒有出現在談判桌上,日本官方也未就出口檢疫措施提出意見,「但明明是動植物進出口,為什麼不談到檢疫?」藤本卓認為,未來市場開放後動植物在各國間流通,檢疫問題實在應該要被拿到談判桌上好好討論。
【重點2】食安被忽略 「該講的要大聲講」
食品安全也是目前被忽略的項目之一。儘管TPP協議並未要求日本特別更改食品安全相關法規,但礙於食安法規差異,日本將無法出口農產品至部分TPP會員國。藤本卓認為,包含美國在內的農產品出口大國在TPP生效後應會有新一波與食安規範有關的討論,日本政府也應持續注意,「該講的問題一定要大聲講。」另外,未來關稅開放後日本也可能面臨美國基因改造作物進口的問題,日本也將關注美國基改產品是否有完整標示。
農協為了協助日本農產品在外來產品的競爭下增加優勢,也要求政府應以國家級的策略推廣日本產品,主打「由日本食材製作的日本料理」。此外,日本國會去年也通過地理標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相關法規,區分日本國內與國外農產品。未來若能與他國互相認證,就能擴大農產品外銷機會。
錯過第一輪 韓國如今也想加入
鄰近日本的韓國,則是扼腕自己錯過了第一輪加入TPP的機會。同樣出席研討會的韓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同伴成長委員會理事長安忠榮指出,當年美韓FTA是公認的雙邊協定「黃金版本」,也是後來TPP的原型,但韓國國會在審查美韓FTA時,國內因為美牛狂牛症爭議引發激烈抗爭,導致審查程序延宕6個月,政治也因此動盪不安。而美韓FTA帶來的政治後座力,也讓韓國政府犯了「倦怠症」,在談論自由貿易時變得縮手縮腳,也很怕跟農民溝通。
儘管台灣亟欲加入TPP,安忠榮卻認為,FTA或雙邊協定並不是萬靈丹,「不是簽了經濟就會成長,」重點是要跟民眾充分溝通,讓民眾了解洽簽協定的好處。安忠榮說,韓國中小企業其實並不了解FTA的影響,也完全不能了解原產地相關規定,因此政府應該要跟業界溝通,跟相關團體協調,才不會導致這麼多人在不明就裡狀況下反對,要讓大家充分知道貿易協定影響,才能繼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