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奈及利亞的數百名「奇波克女孩」(Chibok girls)嗎?由於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艾瑪華森(Emma Watson)等名人,曾在社群網路上響應#帶我們的女孩回來(BringBackOurGirls)活動,讓奈及利亞的苦難得以接近國際媒體的鎂光燈。不過除此之外,奈及利亞國內另外200萬人被迫遷徙、正面臨饑荒的事實,都在「奇波克女孩」事件之外遭到排擠,而消失在國際的關注之外。
#BringBackOurGirls pic.twitter.com/zYNp9YeYP0
— Emma Watson (@EmWatson) 2014年5月10日
女孩們當然重要 飢荒問題也是!
阿提亞(Karen Attiah)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也是一位奈及利亞裔女性。出於對原鄉的關懷,阿提亞時常關注奈及利亞國內動靜,當然也包括「奇波克女孩」的救援行動;然而,在近日「奇波克女孩」因瑞士政府與國際紅十字會居中斡旋下,21名女孩終於被同意釋放。不過在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的當下,阿提亞的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阿提亞在專欄中寫道:「我很敬佩#帶我們的女孩回來(BringBackOurGirls)活動不辭辛勞的努力,尤其身為一位奈及利亞母親的女兒,我特別對這場活動感到驕傲,因為它是由奈及利亞人為奈及利亞人所自發的;從2014年開始,數以千計被博科哈蘭(Boko Haram,當地伊斯蘭基本教義組織,也是「奇波克女孩」的綁架者)所綁架的男人、女人、孩童,都應該要被釋放回家。」
Dawn, dusk, almost a 1000 days.
— Prof Yemi Osinbajo (@ProfOsinbajo) 2016年10月13日
Twenty-one of our girls are back.
It is my joy to welcome you home.
The nation has been waiting for you. pic.twitter.com/iNummDG8rU
但與此同時,奈及利亞國內也正面臨不亞於「奇波克女孩」綁架案的嚴重人道問題:超過200萬人因為博科哈蘭的肆虐,而在這七年中被迫遷徙、至今遭遇饑荒的窘境,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調查報告表示,若奈及利亞情況遲未改善,明年將會有40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其中7萬5千名兒童瀕死。但奈國政府的做法,卻是選擇不斷強調與博科哈蘭之間的武力優勢、以及「奇波克女孩」的獲救,對影響更廣的饑荒問題,反應則明顯慢了不只半拍。
數萬孩童徘徊生死邊緣
在敘利亞問題成為國際矚目焦點的現下,奈及利亞能夠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也只有在「奇波克女孩」事件上了。在這種內外包夾的媒體排擠效應之下,阿提亞對奈國國內的饑荒問題更顯憂心,「我能夠理解為什麼被綁架的女孩能夠接收到這麼多的國際關注:從奈及利亞到巴基斯坦,「對女性與孩童的暴力攻擊」都被用作為打擊恐怖主義的強大口號,就好像強調了這一點,就可以強調出他們天生就比我們還要壞到骨子裡一樣。」
「相較之下,饑荒和流離的話題,比起想像一支整備精良的部隊直搗恐怖組織巢穴、並且英勇救出年輕少女的秘密救援任務情節,還要顯得不討喜——更不用提現在的敘利亞難民危機,還正佔據著整個國際注意力的舞台正中心。」
奈及利亞政府正悄悄背離那些為了支持他們而流離失所的人民,聯合國與救援組織也面臨募資不足的窘境,又得不到來自政府的協助。《華郵》記者西弗(Kevin Sieff)就曾針對奈國饑荒問題撰文指出,「超過一年的時間,聯合國和人道組織都大大地低估了這場災難(奈國饑荒)的規模,而奈國政府則拒絕去承認,在這非洲第二大經濟體之中,有大量人口正與飢餓奮鬥的事實。」
My latest. Where is the global campaign to help save thousands of children at risk in Nigeria? https://t.co/IcuUyEkOPk
— Karen Attiah (@KarenAttiah) 2016年10月15日
阿提亞在文章的最後也忍不住呼籲,在關注「奇波克女孩」的同時,國際與國內社會不該隨著媒體的鎂光燈偏移,就遺忘了同樣處於博科哈蘭荼毒之下的另一批受害者,「捱餓的奈及利亞孩童沒有辦法再等這個世界兩年——現在就是時候!像當初拯救『奇波克女孩』一樣地拯救他們——或是至少,能不能有個人為這群飢餓的孩子發起社群網站上的標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