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靠不住,想贏,韓國瑜只能靠自己。
作為一個總統候選人,最重要的策略基礎,不過就是拿定主意,爭取某一群人的選票而已。年齡,學歷,地區,政黨傾向,按民調分類找選民,定政策,打扮形象,只會誤導參選人,將自己搞得面目模糊。什麼才適合韓國瑜?競選團隊內部恐怕也是意見分歧。
每一種參選人都有自己屬性,其主張也不宜離自己的形象太遠,拋開所謂年輕族群與知識族群不談,韓國瑜只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即可:
你想對月收入3.5萬以下的人群說些什麼?
常喊「莫忘世上苦人多」的韓市長,給得出具體又吸睛的說法與做法嗎?3.5萬大約就是薪資中位數,也就是有一半的台灣民眾(受薪者)在承受社會後半班的生活。如果你的競選說法與相關政策主張,能說服或打動7成以上後段班的民眾,基本就離勝選不遠了。
再者,月薪平均數近6萬,在平均數以下,中位數以上的人群大約也有2成,這20%的人韓市長又有什麼話想說呢?三者,在統計之外的非受薪階級,他們多數沒有企業給予的保障,即便收入在平均數以上,心理上也不見得活得安穩,對這群人,韓市長又有沒有什麼話想說呢?
用收入來分類人群,打破年齡,學歷,地區,政黨傾向的分類盲點,有效的議題主張才能浮現,而且個個都是真議題。政論節目那些千篇一律的民調分析方式,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留意。韓粉常掛載嘴上的一句話「庶民永遠比權貴多」,概念就挺好。
反權貴的階級鬥爭,是否會造成知識選民的反感,端視參選人怎麼玩這概念。誰說知識選民的收入肯定在平均薪資以上?只要參選人對百姓生計問題講得出道理與對策,不愁知識選民不買單。況且當權團體的權貴嘴臉,簡直富貴逼人,知識選民都不反感?當然反感,只是轉頭看看韓國瑜,也是面目模糊,票投不下去。
國民黨執政縣市佔大部分,韓國瑜可曾藉由黨籍縣市長的協助,去找你想對話的目標人群?還是交由地方派系搞定?
蔡英文打的是外部危機牌,確然如柯文哲所言,操作仇恨感可能拼不過恐懼感,那韓市長難道就不能打內部危機牌嗎?
人民現在看到的韓國瑜,天天在澄清「我不是XXX」,鮮少看到你主張「我是XXX」。人民現在看到的韓國瑜,每天在抱怨自己受打壓詆毀,但說到扮演受害者,蔡皇是將「台灣」打扮成受害者騙票,韓市長只為自己抱屈,策略格局高下立判。
「愛與包容」就是個笑話,韓國瑜你身上被權貴貪二代陳其邁桶多少刀了,算過沒有?
防守就會贏?被動「回嘴」就算積極發動攻勢?少犯錯真的會贏?還是韓市長認為,只要在選舉後期天天靠大造勢就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