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崛起的敏捷式管理(Agile),是不少企業用來分攤主管壓力的方法。
它的第一步,就是將主管職內含的3種角色功能切割出來,分給3個不同的人——「產品負責人」主理產品,負責制定所有產品的願景、進度、產出排序和業務;「分部領導」為團隊中每個人的職涯發展做出定義跟指導方針;「敏捷教練」則扮演提振士氣的啦啦隊,確保團隊的目標一致,也充當成員們的潤滑劑。3種角色可彼此互補。
但是,對為數眾多的員工們而言,企業更重要的當務之急,是認清「基層—小主管—大主管」再也不是一條固定往前的直線,中間可能會出現不少岔路,更仰賴新制度的建立。
例如,企業可重新制定職涯發展地圖。如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即在招聘頁面上清楚列出不同部門、工作內容與職級的平均年薪及升遷路徑,讓新人對升遷方向一目瞭然,彼此也有討論基準。
解方二:讓員工指導同輩
此外,企業可提供管理職以外的「專家職」,供想深耕專業技術、又沒興趣帶人的員工晉升。例如空中巴士(Airbus),就有明星數據分析師等高階職位。
又例如,不少歐洲企業也開始實施「朋輩輔導」(Peer Coaching)制度。
這原本多被應用於學生心理輔導;執行於企業內,是在不同層級員工中,挑選擁有適當特質與助人意願者接受培訓,為同輩們的職涯和學習曲線提供諮詢。畢竟相較於主管,多數人往往更願意與同輩交心,討論工作上碰到的難題。如BCG報告透露,歐洲某醫療保健公司就固定撥出20%時間,讓員工接受外部培訓或被同輩培訓。
「調查顯示,主管們正在辛苦掙扎,傳統的晉升管理制度也不可能再持續」BCG董事總經理兼合夥人布柏笙(Vinciane Beauchene)直言。無論企業或個人,都得盡快找出解決之道。
作者/蔡茹涵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