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反彈!學者籲能源轉型不該只是「誰有錢就來投資」
除了養殖規範,面對漁民的反彈,學者也認為,接下來應想辦法調整光電設置模式,讓當地居民不用被動、甚至被迫地接受。
「當地里長也說,像社區活動中心屋頂放光電板,市府說做就做,」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參與七股漁電共生討論,觀察當地漁電共生程序並不透明,居民初期缺乏充分資訊,導致明明是設在地方的裝置,卻跟居民沒什麼關係,「這讓他們覺得,大家都來他們的土地種電、對他們沒什麼好處、生活卻還得承受劇烈改變,才會引發反彈。」
「能源轉型不該只是引進新技術、誰有錢就來投資,」邱花妹建議,在大面積太陽能選址過程,應該要納入生態及社會經濟等評估面向,並找在地利害關係人討論。此外,比起業者總是先規劃完才開說明會,早在一開始就找在地居民討論設置及分潤方式,才能讓綠能發展權利更平衡地回到地方,也能提升居民接受度。
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則指出,相較歐盟躉購制度一開始是為了鼓勵一般人設屋頂光電、賺取躉購價差,台灣現在許多地方開發綠能仰賴市場機制;資本家為了取得最大利益,以尋租模式尋找阻力最小、成本最低的設置地點,過程中即可能造成綠能利益不平均分配,「應要開始討論是否能有更公平的發展模式。」
主責能源政策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出席立法院辦的光電總體檢公聽會時為接下來的光電發展定調,強調無論是屋頂型、地面型,都將以共生為核心,意即農地、漁電共生都不只是在土地上多蓋一塊太陽能板而已,而是要把土地環境、及仰賴土地維生的人都納入考量。如今政府除了願意幫忙降低溝通成本,也希望以科學為基礎找到設置方法,「要靜下心解決問題,體諒所有人考慮的各種事,」曾文生總結。
太陽能電廠沒有圍牆、也沒有空污,本該是和一般人最沒有距離的發電方式,如今卻經常在地方引發衝突及反對。作為漁電共生的指標性地區,七股的漁民、居民接下來如何也能與光電能找到共生的方式,將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觀察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