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制度、就業競爭激烈……南韓年輕男性敵視女性主義:女人擁有不公平的優勢!

2019-10-14 09:10

? 人氣

儘管已是21世紀,但南韓的父權色彩依舊濃厚,社會充斥對女性的壓迫與偏見。(取自Pixabay)

儘管已是21世紀,但南韓的父權色彩依舊濃厚,社會充斥對女性的壓迫與偏見。(取自Pixabay)

儘管已是21世紀,但南韓的父權色彩依舊濃厚,社會充斥對女性的壓迫與偏見。去年南韓的性別運動風起雲湧,從反性騷擾的#MeToo運動與素顏革命等,彰顯南韓女性對父權社會的反抗。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波女權運動面臨年輕男性的阻力,其中一個原因是男性不滿只有男人需要當兵,女性卻不必當兵,另一個原因是男性認為女性在就業市場有不公平的優勢,搶走他們的機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南韓年輕男性:女性不須當兵,這不公平

從韓戰以來,南韓18歲至35歲的男性必須服兵役21至24個月,女性不必當兵。」根據最新南韓政府數據顯示,女性佔南韓軍人的5.5%,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正努力增加軍中女性的人數。

現在的南韓年輕男性與父祖輩不同,他們不再認為當兵是義務, 20多歲的朴姓商科學生不滿義務役的制度,服兵役並未帶給他任何好處,他也對此規定不滿:「只有一個性別(男性)得在20歲出頭時當兵,這不公平。我們應該追求夢想(而不是當兵)。」

在南北韓交界戒備的南韓軍隊(美聯社)
許多南韓年輕男性擔心當兵會讓他們錯失工作機會(美聯社)

除了擔心失去2年的自由,南韓年輕男性還擔心當兵會讓他們錯失工作機會,即將從大學畢業的金姓男學生說:「如果我不能利用那段時間提升自己,我會不會在就業市場落後於女性?」

南韓女性政策研究院(Korean Women's Development Institute)性別政策研究員馬慶熙(Ma Kyung-hee,音譯)針對3千名南韓成年男性的研究指出,72%的20多歲受訪男性認為只有男性得當兵是性別歧視,近65%受訪者認為女性也該當兵,近83%認為可以的話,他們希望不必服兵役,68%受訪者認為當兵是浪費時間。

馬慶熙認為,只要南韓義務役存在,這種衝突就無法獲得解決。她說:「我們必須停止強加男子氣概於男性身上,社會必須協助男性找到新的男子氣概,而不是反女性主義。」

南韓就業市場競爭激烈

南韓經濟從1970年代到1990年代快速起飛,但南韓的年輕世代目前卻面臨經濟成長遲緩的情況。此外,南韓房價居高不下,首都首爾的公寓中位數價格為67萬美元(約新台幣2084萬元),而首爾的月收入中位數不到2千美元(約新台幣6萬2210元)。

然而,南韓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大集團的高薪工作則少之又少,過去的10年來,南韓年輕人失業率從6.9%增至9.9%。如果將從事兼職工作、沒坐牢、沒就學、沒當兵的年輕人計算在內,那麼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21.8%。

儘管南韓的教育差距幾乎已消失,但女性的收入仍低於男性(取自Pixabay)
儘管南韓的教育差距幾乎已消失,但女性的收入仍低於男性(取自Pixabay)

儘管南韓的教育差距幾乎已消失,但女性的收入仍低於男性,政府部門的女性工作人員人數也遠低於男性。2017年11月,南韓的女性家族部(Ministry of Gender Equality and Family)公布了一項5年計畫,目標在增加女性在政府部門、國營企業、公立學校的人數。去年2月,有人提議將這項計畫擴展到民營公司,鼓勵大企業僱用更多女性,改變以男性為中心的企業文化。

然而,一些男人認為這些措施讓女人擁有不公平的優勢。即將從大學畢業的金姓男學生說:「我擔心自己是否會在找工作時處於不利地位。因為以前我本來可以憑長處輕鬆獲得那個職位,但由於性別配額,(如果我沒有得到那個職位)那並不公平。」

南韓就業市場競爭激烈

朴姓商科學生指出,南韓有10多間女子大學,卻沒有男子大學。一些女子大學提供法律和藥學等專業課程,而隨著南韓限制法律系學生的人數,那麼就意味著能獲得法律專業課程訓練的女性人數多過於男性。

馬慶熙的研究報告指出,南韓正處於「無限競爭且很難找到穩定工作的時代」。她說:「老一輩男人成長於女人在工廠工作的年代,因此儘管許多男人把女人視為弱者,但他們理解女人為他們做出犧牲,20多歲的年輕男性則將女性視為要戰勝的競爭對手。」

馬慶熙說,網際網路讓這種衝突加劇,網路上的厭女症變得正常。她還發現那些在網路上獲得女性主義相關資訊的南韓年輕男性更可能反對女性主義,這些男性認為現在掌權的人是女性,因此認為#MeToo運動、義務役、政府提升女性地位的政策都是對男性不利的事。馬慶熙也指出,反對女性主義的男性並非只有那些低學歷與低收入的族群,高學歷與高收入的南韓男性也很可能反對女性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