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思德對媒體就美中貿易談判作評時,稱這是個「隱形協議」,甚至稱不上是個「皮包骨協議」。他對彭博社說:「看樣子美方是想找個辦法避免今後兩個月增收關稅並安撫金融市場。所以它願意接受僅就一些涵蓋狹窄的問題有個口頭協議而走出這麼一步。」
川普總統星期五(11日)對記者們說:「沒有什麼比我們和中國在做的事更大了。」
在一些經濟學者們看來,川普談到的協議內容從廣度上遠不及他曾一度所展望的,甚至不及5月份在幾乎談成卻破局時桌面上所能看到的內容。
康奈爾大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項目負責人艾斯瓦爾·普拉薩德對彭博社說,這個協議無助於從根源上解決任何導致兩國經貿摩擦的主要問題。
批評者指出,第一階段協議中沒有涉及美方一致強調的中國產業政策和政府補貼等問題。在本輪談判前夕,彭博社報導援引近期前去北京和中方談判的官員從中國官員處得知,中方在本輪談判中將不會把上述問題作為談判內容。報導說,如果中方要求將這些問題從談判桌上撤除,就意味著談判的範圍變小。
此外,其中有關知識產權部分包括什麼具體的內容尚不得知。
關於貨幣方面的的協議內容,實際上是在今年年初時雙方談的最具體的一個議題。有關報道援引熟悉貨幣談判者所言,貨幣談判主要是敦促中國承諾堅持由市場決定匯率。姆努欽曾經說過,在貨幣談判中取得進展。但到5月談判陷入僵局後也被擱置。
中方同意購買價值400億到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這可以算做川普在此次談判中的最大勝利。
但這個還停留在口頭的協議中,也沒有川普政府的貿易官員曾一再強調的協議執行機制,以確保北京不會食言。
當然,川普的關稅中,除了原定於10月15日生效的對價值2千6百億美元已徵收25%關稅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5%關稅喊停之外,12月15日對剩餘多為最終消費產品,如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15%關稅的計劃並沒有取消。它仍是美方的一個談判籌碼。
美方已經開徵關稅的價值3千6百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其關稅仍將維持。
這些關稅對經濟增速放緩的中國儘管沒到致命程度,但仍會造成不便和不利。已經開徵的關稅已經對全球供應鏈形成干擾。
但關稅的負面作用同樣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最後一筆關稅如果徵收,無疑會對在假日購物季的美國消費者造成直接影響。這對明年競選連任的川普並不是好消息。
市場更擔心的是,貿易戰曠日持久,或會加深美國經濟增長降速,近期雖然美國經濟仍然表現強勁,尤其是美國消費者表現出很強的韌性,同時就業市場數據也令人鼓舞。但是,另一些數據則令市場隱約感到寒意,特別是川普就任總統時曾誓言重振的美國製造業沒有振作的跡象。工業產出數字加深了市場對衰退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