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想拋出一個問題:市民到底對當今社會有多絶望和憤慨,才會使大家在看完《小丑》電影之後產生共鳴?我認為這張照片廣泛流傳的背後原因,值得三思。」
在香港示威集會的抗議現場,也有零星「反送中」示威者帶上小丑面具,以反對香港政府推行《禁蒙面法》。
香港政府和警方多次譴責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並重申所推行的《禁蒙面法》就是為了阻止示威者以匿名身分犯法。
電影是否鼓吹暴力抗爭?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譚以諾對BBC中文表示,如果電影並非在港府推行《禁蒙面法》之時上映,獲得的關注可能不同。
他指出,香港電影界對《小丑》應否與香港抗議作聯想呈兩極看法:一些投入運動的人,會認為感觀、情緒和畫面很貼近,抗議活動升級,以及政府推出的《禁蒙面法》,都很容易與電影有所呼應;但香港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激進行為」,亦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同暴力。
他個人認為,電影與現實有所分隔,其中,電影的環境設定似乎是在一個有經濟問題的社會,一直潛藏反社會情緒,因為小丑的事件而升級;香港的抗議活動是從遊行集會開始,在政府不回應其訴求之後,示威者將行動升級至近期的縱火和破壞。簡單來說,電影所談的是經濟問題,而非香港的政治問題。
「我們見到香港抗爭者,主線不是提經濟,而是一些抽象和帶有理想主義的理念,講自由和平等,畫面的表象與電影很呼應,但事實上兩個重點不一樣,」他說。
從電影研究的角度,一部電影如何被解讀,視乎個人或城市的背景。
在美國,這部電影成為安全議題,因為7年前,一部蝙蝠俠系列電影《黑暗騎士:黎明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公映時發生一起槍擊案,一名男子在人群開槍射殺,導致12人死亡和70人受傷。
一些歐美評論文章則把重心放在貧富懸殊狀況、經濟政策,或是精神病患者面對污名化等問題,特別是戲中參選市長的億萬富翁韋恩,被視為影射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
中國《環球時報》稱,電影的暴力犯罪題材「惹人不舒服」,片中主角的窮困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遭遇的困難,都可能是「千千萬萬普通觀眾每天都能遇到的」,公眾對於《小丑》引發現實社會中「模仿犯罪」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
對於有評論指,這部電影美化暴力,為極端行為找借口,製作電影的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回應說,「不要搞錯:無論是小丑的角色,還是這部電影,都不是對現實世界任何暴力的表揚。」
譚以諾對BBC中文表示,電影是否鼓吹現實的暴力,從開始有電影的時候便開始討論,但到目前也找不到直接的關係。
「電影是一個藝術品,它可能導致某些影響,但如果因為電影上有暴力、有社會事件和抗爭場面,就覺得激化香港人的暴力,這種說法太簡單。如果不是特首林鄭月娥說了某些話,或是多了某些拘捕事件或《禁蒙面法》,觀眾可能只會把《小丑》當一部普通電影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