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父親來說,人們用完塑膠袋就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塑膠袋發明者圖林之子
常見到海洋堆滿塑料廢棄物,鯨豚胃裡塞滿塑膠而喪命的消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早被環保人士認為是傷害環境的一大兇手。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導,1959年發明購物用塑膠袋(T-shirt bag)的已故瑞典工程師圖林,當初設計聚乙烯塑料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如今塑膠袋卻成為污染來源,圖林的兒子受訪時指出,塑膠袋能重複利用,不懂為什麼人們用完即丟。
半世紀來改變全世界的塑膠袋,出自他之手
圖林(Sten Gustaf Thulin,1914-2006)從事包裝設計,嘗試實驗各種材料製作出耐用的包裝產品,1959年圖林發明了可焊接塑料製作的袋子,讓人們能以美觀、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包裝並運輸物品。1962年,圖林的專利技術由瑞典包裝工廠Celloplast買下,工廠機器沒日沒夜地運轉,大量製作這個半世紀以來令全世界產生巨變的產品,圖林家族並未因塑膠袋的瘋狂生產與銷售獲利。
An example of the "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 Plastic bags were created to save the planet, according to son of engineer Sten Gustaf Thulin who created them in 1959 https://t.co/1RWH4QkUiX @lillyspickup
— Maia Energy (@MaiaEnergyLtd) October 17, 2019
1960年代中期,塑膠袋代替紙袋、布袋成為主流的包裝產品;到1979年時,塑膠袋占歐洲包裝袋市場的80%;20世紀末之前,塑膠袋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取代了紙袋。現在,聯合國(UN)數據指出,塑膠袋每年的產量高達1兆,然而79%塑膠製品都在垃圾掩埋場或是流落各地、污染環境,僅9%真正被回收再利用。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101: The family of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plastic bag 60 years ago in Sweden say he'd be shocked at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it's caused. Raoul, the son of Sten Gustaf Thulin, told the BBC his father's creation was intended to help save the planet.
— Mahfuz Sadique / মাহফুজ সাদিক (@MahfuzSadique) October 17, 2019
1/2 pic.twitter.com/0uzeFTSC6v
發明塑膠袋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
圖林知道人們的消費型態與地球環境,從此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嗎?他知道,但他很疑惑為什麼塑膠製品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嚴重污染,並因此感到相當遺憾。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導,圖林的兒子勞爾(Raoul Thulin)指出,父親當年發明塑膠袋是「為了拯救地球」,作為紙袋的替代性產品,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愛護環境、減少伐木量。
後來發生的事實證明,人們並沒有重複使用塑膠袋,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用塑膠製品的使用越來越氾濫,屆時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恐將超過魚類的數量。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估計,海洋中有1億5000公噸的塑料廢物,歐洲海域每年都能撈起約15萬至50萬噸塑料物品,以及7萬至13噸長度小於5公釐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碎片。
勞爾告訴BBC:「對我爸來說,人們會用完塑膠袋就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塑膠袋的發明在當時是一大進步,我爸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塑膠袋,把它摺起來放在口袋裡,現在環保不是倡議人們自備袋子去商店嗎?我爸早在70到80年代就這麼做了,很自然地。那為什麼你們大家不這麼做呢?」
紙袋、棉布袋耗能,需重複使用才比塑膠袋環保
自2002年孟加拉成為全球第一個禁用塑膠袋的國家後,如今全世界約有112個國家、地區或城市實施塑膠禁令,台灣環保署也長期推動限塑政策,從減少購物用塑膠袋、禁用含塑膠微粒化妝品,到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減塑政策正在擴大實施。
那麼塑膠袋的替代用品能夠發揮多大的環保功用呢?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紙袋跟棉布袋的製造過程消耗了不少地球資源,紙袋源自於樹木、棉花的成長過程需要大量灌溉,未必會比塑膠袋環保,必須多次重複使用才有環保功效。
根據英國環境局(UK Environment Agency)研究數據,一個紙袋應至少重複使用3次以上,棉布製的購物袋則須至少重複使用131次,才會比塑膠袋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