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無知 vs. 絕對無知
術業有專攻,這句話就是在告知,當今社會的專業現象,我們都對自己賴以維生的領域有一定的專業,但對別的領域就可能產生相對的無知或絕對的無知。
跨領域的學習並不可怕,你只要有方法按部就班,也可以是跨領域的達人,怕的是,你自己熟悉的領域,理所當然且冒然認為別的領域,也可以不經學習和了解就可以駕輕就熟。
有人跨領域的學習,雖然未成專家,但也大致知道輪廓和方向,雖然未能全部知曉,但已經不是絕對無知。
因為絕對無知而犯的投資錯誤那可多了,而且還包含曠世奇才的牛頓(Isaac Newton Sr.)。在英國三一學院裡,牛頓是頗負盛名的世界級物理學家,但他投資股市卻失利了,他說「我可以算出天體的運行定律,卻算不出人性的貪婪」。牛頓不聰明嗎?牛頓熟悉物理領域,他不但知,而且知之甚詳,而且是世界級專業。但在投資領域裡,也有一些該注意的經驗和定律,如果「無知」一樣會失敗,甚至付出慘痛代價。
三個投資者的兩個提問
不提大師,就算是周遭朋友,投資也常犯這樣的錯誤。
那天在台北有個會議,一早醒來發現是個被提問的黃道吉日。即時通傳來一位神職朋友的提問,不知是信徒奉獻得少,還是要為教會的開支張羅,他問:「有一個美股投資平台,採高頻交易、替會員操盤。一年合約,每月回本8%,目前每月16%,投入的資金一年漲2 倍,若每月複投一年,將漲到5 倍。想聽聽您的看法。」
趕著出門,匆忙答覆,「恭喜發財,可惜是對方,不是你!你相信有人看了一眼聖經,上帝就允許他上天堂了」?
進入捷運,即時通又傳來了讀者的提問,「我是醫師, 沒有把賺的錢布局投資,浪費了前十年。只懂得傻傻放銀行,錯過美股近兩年的飆漲,真可惜,我最近才懂資產配置,我先生覺得投報率好少!希望他在我的影響之下願意看你的書,理解的層次便會不同了」。
我問:「你先生目前操盤年均報酬是多少?」
「沒怎麼賺。」
我再問:「投資約幾年了呢? 」
「約四年吧,他喜歡找飆股,有獲利、有虧損,最後扣掉手續費稅金之後,賺得不多,比大盤少很多。」
以上兩個故事,你看出問題了嗎?三個人,一位是完全沒有投資經驗,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即將成為獵物,幸好他煞車求證。一旦財迷心竅,上帝也未必救得了。
第二位是醫師,她這十年的辛苦所得全放定存,人在辛苦的工作,錢在輕鬆的睡大覺,她完全沒有了解金錢運作的規則,第三位是她的先生,雖有四年經驗,但也還沒看清問題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穩定獲利的系統方法,可能還要繼續浪費寶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