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議事錄爭議,始於衛環委員會召委陳瑩於10月5日主持議事的瑕疵。為此,民進黨團與在野黨團爭執許久,終於在立法院長蘇嘉全召集第5次政黨協商,各黨團達成共識,同意讓《勞基法》修正草案重回委員會審理。回顧過程,蘇嘉全雖作為協調化解各黨團紛爭的角色,卻召開5次協商、花了超過1個月的時間才暫時畫下休止符,而這樣漫長的協商過程,就有藍、綠立委私下對於蘇嘉全所主持的協商到底能否化解各黨歧見、促進議事效率,持褒貶不一的態度。
民進黨團在10月5日強行過關《勞基法》修正草案所留下的程序爭議,成為在野黨團不斷杯葛、協商不順的痛點,特別是初審的會議記錄中並未記載國民黨團在台下提出的「異議」,僅寫「現場一片混亂」,被在野黨團一路追打緊抓不放,而蘇嘉全卻晚於28日才對此召開首次政黨協商,當時國民黨團更是拒絕出席,批蘇嘉全不願正視議事錄爭議,偏袒民進黨,把在野黨主張當成耳邊風。
隨後蘇嘉全所召開的4次政黨協商,除了1次時代力量批評協商會前「王柯體制」復辟展開密室協商,蘇作為院長還參與其中,拒絕出席外,其餘3次協商均正式召開,卻都因為朝野各有其堅持、不肯退讓,僵局遲遲無法解決,蘇嘉全對於這樣的朝野對立更是曾經講過「沒有能力處理委員會的對立抗爭」,也讓一些立委私下批評在蘇院長時代的政黨協商主持效率不彰。
蘇嘉全將院長格局做小 藍狂批評、綠頻緩頰
就有近王人士指出,強硬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議事錄,民進黨這樣處理不對,為了處理一個案子,其他意見也要顧,這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是要大家共同決定,所以根本沒有表決就是不對,有沒有瑕疵大家要討論一下,所以要不要處理內容一回事,程序要走;也有國民黨立委私下批評,對於藍綠的對立,蘇嘉全為了議長中立化,把自己格局做小,只剩下拿議事槌的功能,協商效力不佳。
但民進黨團幹事長吳秉叡也為其緩頰,從蘇嘉全選院長所承諾的中立化後,很努力在維持議事中立角色,跟過去王金平擔任院長所主持的協商不同的是,蘇嘉全謹守分寸,主持角色不進入實體討論,也不發表看法。
不過,也有黨內人士指出,前院長王金平比較有權威,大家對他也較有信賴感,講好了就不會變,就算當時國民黨團還有其他政策會執行長,王金平還是國民黨龍頭,就他講得算,相較之下,蘇、王兩人的性格與對協商的模式有所不同,因此是「有利有弊」。
其實,蘇嘉全對主持協商的態度,從過去的公開發言也可窺知一二,上個會期曾有自家綠委提案修改《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68條及第69條,讓立法院長退出政黨協商以及主持的角色,改由最大黨團負責人進行,而蘇嘉全當時卻回應媒體,只要能讓國會運作順暢、人民知的權利能獲得解決,「就是架空院長、副院長的權力,我們都覺得是功德一件」。
只「主持」不「協調」 協商態度消極
從過去不在意院長權力被架空,到最近「沒有能力處理委員會的對立抗爭」,更有近蘇人士表示,不管協商過程如何,只要最後是好的結果就好,種種言行都可看出蘇嘉全對於政黨協商的召開與主持調性確實與前院長有所不同,也較為消極,似乎只把自己當作在「主持」政黨協商,並非肩負「協調」的責任。
協商公開錄影 變在野黨「演戲」舞台
除了立法院長對於主持政黨協商的認知不同外,「協商公開錄影」似乎也成為另外一項意料之外衍生的問題,一位不具名綠委就表示,現在的政黨協商沒有一次會順,原因就在於「公開」,這樣的公開形式讓在野黨多了一個舞台可以「演戲」,只要每次協商有媒體盯著看,就會有人想演大聲一點,成為沒有人備詢的質詢台。
該綠委表示,透明是好事,有媒體在當然就是要演戲,但如今已經加了很多演戲成分,他個人不愛,認為過多的演戲是沒有意義的事;至於拿前院長來跟蘇嘉全相比,他認為現在多了一個時代力量在,院長勢必會被監督,也一定會讓陽光照進來,不像以前王金平為國民黨「橋來橋去」,而這樣的公開協商是否會降低協商效率,他個人則是不願評價,只稱「時代不同了,院長本來就要優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