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夫人李佳芬,無疑是自有民選總統以來,最有輔選戰鬥力的另一半,她能言善道,親切隨和,國台語行雲流水全無滯礙,助選行程完全可以獨立作業,補足韓國瑜力有未逮之處,然而,加分加到極致,「非典型準第一夫人」可能成為話題,也可能製造爭議。
「夫人」只是名銜不具法定角色,干政不行干政見不宜
最近她在「佳芬講堂」對韓國瑜教育政見的「補白」,引發非議,就是警訊。舉例而言,韓國瑜提出學貸免息,正面迴響不小,她被動回應詢問「呆帳怎麼辦」?一句「政府吃了吧,反正幾千億都在浪費」,財政部部長蘇建榮直言,「學貸不是免費午餐」,讓韓國瑜事後解釋,「那只是形容詞」,重點在讓學生安心求學。
李佳芬講得其實也沒錯,政府背書的呆帳,最後當然是政府吃,不會是銀行吞;但韓國瑜的政見只是「免息」,而非本金免還的「免費」,不會有蘇建榮所謂「白吃午餐」的問題。問題不在李佳芬說了什麼,而在於她根本不該說。
如果她只是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學貸呆帳政府吃不吃?她的任何「意見」都只是給總統參選人的建議,是辦教育者的意見之一,隨她怎麼說都沒問題,但她的身份不僅僅是學校創辦人,她是總統參選人配偶,只要觸及實際政見就可能成為影響未來政策的關鍵影響,「夫人干政」不行,「夫人干政見」同樣不宜,她不能在韓國瑜、甚至國政顧問團提出的政見外,加一點或減一分;就像未來若「韓政府」成真,任何政策決策從規畫到成型落實,她都沒有任何法定角色可以參與一絲一毫。
母語教學繼續或改變,韓國瑜說了都不算,遑論夫人
再比方說,她在佳芬講堂提到雙語教學與母語教學,一句「學母語是浪費資源」,立刻遭到新住民團體和學者的批判。李佳芬的前言後語,是以維多利亞學校有四種外語教學,和她個人經驗母語爸媽教最有效,原意全無歧視,問題就在於她不但觸及政見,更觸及現行政策。做為學校創辦人,維多利亞學校要不要教母語?外人不必置喙,但做為總統參選人的配偶,她當然不能把個人與辦校經驗與韓國瑜的政見掛勾;她難道不能談辦學經驗嗎?可以,但分寸要格外謹慎,因為她的一字一句,不可能不連結到韓國瑜。
韓國瑜倡議雙語教學,但並未多言是否廢除學校母語教學,韓國瑜沒說的,她不該加碼;而學校教母語到底是不是好的教育政策?甚至不是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說了算,連國政顧問團都不敢率爾輕言學校不必教母語,畢竟不論效果如何,這是台灣教改以來已執行數十年的政策;從政見到政策,從規畫到落實,要繼續或改變,都要經過法定民主程序。李佳芬之言不能撼動政策,只會引來批評,多言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