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讀者說:「我剛來北京兩個星期,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我知道,在北京接下來兩年時間,這個地方不會再有了,我感到難過。但是我希望能夠重新開張,邀請更多人去那裡。」
老書蟲書屋提供讀書環境和餐飲服務,定期舉辦話題廣泛的講座和文化交流活動,在北京外國人社群和國際文化圈中頗有名氣。它在這座小樓已經營業14年了,起初都是外籍顧客,後來中國顧客逐年增多。
老書蟲吧台主管蒙先生說:「這個地方輕鬆、歡快,因為這裡外國人也多,瞭解各行各業形式的人。最初前些年國外的大使館來的比較多,歐盟的各種商會,法國商會、瑞典商會,這種商會來的比較多。慢慢的中國的客人逐漸的就多了,之前是90%是外國人,慢慢的成60%、30%,現在是中國人反而成了這兒占80%、70%。」
據店家介紹,小樓原為一家軍工廠的診所舊址,租約一年一簽,這次不續約的原因據告知是涉及違建問題,不適合繼續出租。據悉,老書蟲在成都和蘇州的分店近期也都遭遇被迫關門的命運,讓老書蟲的擁躉們感到困惑,有人懷疑有關主管官員出於政治或維穩考量而作出一個不惜革文化命的決定。
林先生(學生)說:「今天來就當個紀念吧,因為也聽其他朋友都說過這裡。」
蔡先生(IT工作者)說:「就是做一些紀念吧。因為知道快要關店了嘛,他們。」
楊楊說:「因為好多人在這裡工作看書什麼的,我就畫了一些大家工作或者學習的狀態。然後有人在寫東西,然後也有工作放鬆的。哦,還有一位女士她是畫家,我在畫她的時候,她在畫別人。」
Iris(金融工作者)說:「這書店經常有很多……當然有很多書,你可以看,然後還有他們經常會舉辦很多活動很有意思的,有的時候是電影啊,有的時候是,像今天晚上就是那些喜劇,然後會把把人都聚在一起,就是感覺蠻不錯的環境。」
蔡先生(IT工作者)說:「風格比較合適,很多中西合璧的那種東西在裡面。」
劉先生(學生)說:「我自己體會到的不是很多,很多都是能夠聚集到這種文化的,不但是一個書店,而且是一種一個比較包容吧,對各個國家的一個書籍,包括國家的人員都來這裡交流的一個氛圍。我是挺喜歡的。」
張女士(諮詢工作者)說:「主要價值就是給我們讀者提供一個很舒服的環境,然後你可以在這讀書,因為他有很多書可以讀,然後另外呢,它有讓你放鬆下來這個能力,你可以安心的在這跟朋友談一些你想談的話題。」
也有讀者認為,老書蟲書屋是一個成功促進中外交流的場所和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失去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不僅對於在華外國人社群是一個損失,對於北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會多元化和包容性也是一大損失。
劉先生(學生)說:「我覺得就是要從一個地方對北京的性價比來說吧。假如這個地方承載的文化價值已經不足以彌補它損失的經濟價值就有可能會消失掉,就像我們也知道這裡算是三環內吧。存在這麼一個地方,可能確實從經濟角度來看可能是比較吃虧吧,但是假如它的文化價值足以超過了它的經濟價值,那麼它是非常有必要來這裡存在的。」
Michael(英國文化協會職員)說:「可能一半社交、一半文化,社交的意義是把人們聚在一起,文化的意義是讓不同的人分享文化,兩者都有。我想這不是一個政治場合,而是社交和文化。」
Iris(金融工作者)說:「藝術啊、文化的一些交流,很多都是關於書一些作品,大家讀完那種交流,其實它跟政治、意識形態我覺得還是比較遠的,至少我個人沒有參加過類似的活動。我認為從文化來說是一個損失,所以我希望他們有機會在其他地方再開門。如果我的聲音或者其他朋友的聲音能夠讓當地政府或者周圍的機構能夠繼續再給他們延期的話那是最好了。」
甘達維(老書蟲店主)說:「至少我們做的事情被人家認可,也將來看看還能不能在另外一個地方做類似的,肯定不可能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