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是藥、中藥也是藥,但你有想過,為何依法連「屈臣氏」都須有專業藥師駐守,但多數中藥行卻不見藥師身影嗎?衛福部擬修訂《藥事法》,配合勞動部增設中藥材管理技術士,但中醫師、藥師、中藥商近日卻為了未來中藥材管理技術士能否保有中藥固古成方丹膏丸散調製權吵翻天。究竟誰爭的是私利?又誰在乎的是民眾的用藥安全?
自神農嘗百草、神醫華陀以降,中醫中藥便是華人傳承千年的固有文化,民眾生活中舉凡治病、養生、藥膳都少不了它;而傳統中藥行的藥材批發、零售、丹膏丸散調製,乃至於把脈、問診,均以師徒相傳,亦是不爭的事實。惟近年中醫師教、考、訓、用制度落實,藥師專業角色也受到高度肯定,中藥商究竟能做些什麼,也受到廣大的討論與挑戰。
衛福部中醫藥司副司長高文惠表示,基於尊重傳統以及信賴保護原則,針對中藥商的執業範圍,《藥事法》當初即訂有落日條款,即1974年前取得中藥商執照者,可依中醫師處方進行調劑;1993年前經主管機關列冊登記者,則可依《本草綱目》等古書、藥書記載之固有成方,保有丹膏丸散的調製權;1993年後設立之中藥行,則須聘請合格藥師,才可合法調劑或調配中藥。
中藥行數量腰斬 「為何不讓願意做的人好好做?」
然而在西藥市場的強大競爭下,近20年許多中藥行因請不起藥師或其他因素,只得關燈歇業,影響所及,國內中藥行家數也從1萬5000家大幅萎縮至8000多家,而這些能夠屹立不搖的中藥行,多是數代相傳的老字號,目前雖仰賴祖輩或父輩一紙中藥商執照還不須另聘藥師,但因衛福部修法在即,情況隨時可能生變。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朱溥霖表示,衛福部表面上說要修《藥事法》增訂藥材管理技術士,以保障中藥商工作權,卻令人質疑是否是在玩兩面手法,真正目的是為了限縮中藥商的執業範圍,將他們僅剩的丹膏丸散調配權奪走,藉此徹底「消滅」中藥行。
朱溥霖說,不是中藥行不願聘請藥師,問題是國內大專院校藥學系學生,平均都只修過16個中藥學分,其分辨、切磨、抓配中藥材的專業能力,跟1天24小時待在中藥行耳濡目染的後輩甚至學徒完全沒得比;更甚者,這麼多年來,願意到中藥行執業的藥師始終少得可憐,「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願意做的人好好做?」
藥師公會:專業藥師調劑才有保障 健保重西輕中也該負責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表示,藥即是毒,能夠治病、亦能致命,因此,無論中藥、西藥,唯有專業藥師具有藥品調劑與調配權,對民眾用藥安全才有保障,此乃無庸置疑的最高宗旨,也應凌駕任何團體的利益考量之上。
古博仁強調,健保長期「重西醫、輕中醫」的態度,也應負起結構性的責任。以藥師調劑為例,健保給付每帖中藥處方的調劑費,不論天數,涵蓋所有包材及耗材在內,只有23點(每點平均約0.9元);相較之下,西藥7天以下處方的調劑費卻有55點,較中藥處方調劑費足足高出1倍,影響所及,以國內目前人力市場行情,1名專業藥師若在西醫診所執業,想要月領5、6萬元,堪稱稀鬆平常,但若在中藥行執業,月薪連要挑戰3萬元都很難。古博仁說:「對藥師來說,工作的興趣與熱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不顧現實啊!」
對此健保署指出,健保各項給付原本就不是齊頭式平等,好比中醫師、西醫師、牙醫師的診察費也不盡相同,該署自會視藥師調劑中藥與西藥處方時,須付出的技能與學識,給予不同的給付。當然,對於中藥行該不該聘請專業藥師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又其所需人事成本該不該由健保百分之百買單?則可受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