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了解『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跟中國在其他問題、包括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我不明白我們為什麼還要受縛於『一個中國』政策。」
這是繼2016年12月2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九天之後,2016年12月11日,美國備位總統川普再次就美中台關係表態,直接挑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一中政策」。在國際間再次投下震撼彈。
川普的這幾句話,聽上去,有兩層含義:其一,如果中國不在貿易等問題上讓步,美國就可以放棄「一中」政策,以示反擊;其二,如果中國在貿易等問題上讓步,美國就可能繼續維持「一中」政策。於是,外界紛紛解讀,川普要把台灣當作籌碼,打「台灣牌」,逼北京就範。
話雖這麼說,但考慮到美國普遍存在的對中共不滿、對台灣同情的情緒,尤其在共和黨內,一直存在反思美中台關係的呼聲,而近年,這種呼聲日漸高漲。未來,美中台關係演義,不能僅用「籌碼」二字概括之,或簡單化。
川普任內,美國究竟會在美中和美台關係上走多遠?對其政策選項,盤點如下:
其一,「一個中國」。像過去近四十年來歷屆美國政府因循守舊的那樣。然而,當初的「一中」政策,是華盛頓對北京的遷就,基於美國「聯中抗蘇」戰略的需要。 隨著蘇聯解體、東歐解放、冷戰結束,中國,已經不再具有那樣的戰略價值。換言之,美國已經具備改變「一中」政策的現實和民意基礎。
曾遭美國遺棄、淪為冷戰犧牲品的台灣,不公平地,被長期孤懸於國際社會之外。儘管,處境艱難如此,但,經濟上,台灣依然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政治上,台灣依然轉型為亞洲民主楷模。在浩蕩的太平洋里,台灣,如一枚遮不住光亮的珠貝,熠熠生輝,反襯這個世界的庸俗與齷齪。遲來的川普總統,質疑「一個中國」,符合國際現實與文明潮流。
冷戰結束之後的二十多年間,相反的發展態勢卻是,中國逐漸取代俄國,成為美國和文明世界的最大威脅。對今日美國而言,聯俄抗中反而成為新的需要,可能成為新的戰略。川普與普京互相欣賞的態度,川普提名多位親俄人士入閣(包括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等要職)的架勢,都擺明了戰略轉變的姿態。
此時,美國媒體上,正熱炒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俄羅斯黑客入侵美國民主黨網站、從而影響美國選情的新聞。無論此事會掀起多大風浪,已經是一種信號:川普政府,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親俄的一屆政府。
其二,「兩個中國」。美國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承認中華民國。這種情況,類似現實中的朝鮮半島處境,南韓和北韓分別都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分別都是聯合國成員。也類似統一前的德國處境,西德和東德分別都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分別都是聯合國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