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心理因素,死亡意外也是動物園需要考量面臨的風險之一,無論動物或人類都可能是受害者。例如2016年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Cincinnati Zoo)悲劇,當時一位4歲男孩掉入大猩猩「哈蘭比」(Harambe)的圍欄,哈蘭比拖著他行動長達10分鐘,園方擔憂憾事發生,只好槍殺剛滿17歲的哈蘭比;2010年,美國奧蘭多海洋世界(Sea World Orlando)的虎鯨提利康(Tilikum)疑似因壓力過大在特技表演時殺死訓練員;2001年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亦有大象在眾目睽睽之下踩死飼育員的慘劇。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orld Animal Protection)的皮爾森(Ben Pearson)也指出,政府單位設立的動物園資金來自公眾納稅與捐款,因此可以維持良好運作,但雪梨動物園這種私人機構,資金全仰賴門票等收入,一旦經營不善,動物將會第一個倒大楣。
「如果雪梨動物園破產了,這些大老遠從愛爾蘭都柏林運來的動物又會運回去,徒增他們的壓力,」皮爾森說。
國際非營利組織「善待動物組織」(PETA)也批評,一家新的動物園「沒有什麼值得慶祝」。該組織表示,澳洲人若對動物保育有熱忱,還不如捐錢給保育團體,直接造福那些團體保護的野生動物。
動物園的教育作用好處?
然而,也有意見認為,動物園仍有實際面向的好處。
雪梨大學(Sydney University)獸醫學教授費倫(David Phalen)也同意,動物園永遠不可能完美複製野生環境,他也曾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圈養的獵豹缺乏活動空間,因此容易罹患關節炎。
但費倫指出,動物園對人們具有教育作用,全球愈來愈多國家高度都市化的新日,動物園可以喚醒更多人重視廣大的自然環境。費倫說:「人們可能會看動物星球頻道,但那遠遠比不上親眼見到一隻老虎。」
支持者認為,參觀動物園的體驗可以提升人們對動物的認知,也能促使更多人關注動物福利、野生動物保育和環境保護等議題。例如,人們若瞭解棕櫚樹種植產業的擴張已經危及紅毛猩猩等動物的棲息地,人們或許會更願意抵制棕櫚油相關產品。
挹注資金投入保育 塔龍加復育7個物種
不僅如此,很多動物園也會將收益挹注在保育事業上。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就鼓勵會員每年至少將10%的營運開支花在保育相關計劃上,而雪梨動物園正在申請加入該協會。台北木柵動物園以及高雄壽山動物園也都是該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