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石油與安全的「美沙聯姻」
美沙之間就像各取所需的聯姻關係,從石油、冷戰到維持中東政治現狀,即便兩國本質分歧甚深,一方是極度保守的伊斯蘭絕對君主專制國,一方則是相對世俗的立憲共和國,卻常能在各種議題上建立合作關係,就算偶有齟齬,雙方領導人也總能相互協調,默契十足。
在美沙聯姻中,石油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當事人。1933年美沙建交時,沙烏地便授予美國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特許權,開始了沙東阿哈薩綠洲(al-Ahsa Oasis)的石油探勘工程。1938年,美沙合資企業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CASOC,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的前身)終於不負眾望,成功在達曼探勘出石油,儘管初始產量低迷-1941年至1945年間只出產4250萬億桶,少於同期美國總產量的1%,但美國政府已預見石油在戰後的經濟角色,故不僅沒有抽身,反更加大投資份額。
往後二十年,美沙在石油經濟方面的合作日漸緊密,雙方由此進入一段棉裡藏針的蜜月期,看似雙贏,卻也偶有齟齬,但總能化險為夷。1950年,ARAMCO和沙烏地商定了50/50的石油利益分配比,但沙烏地真正心之所向,是完全將ARAMCO國有化;1973年受贖罪日戰爭影響,包含沙烏地在內的OPEC於10月宣布石油禁運,以迫使西方國家撤回對以色列的支持,制裁對象起初只有加拿大、日本、荷蘭、英國和美國,後來又擴展到了葡萄牙、羅得西亞(今日的辛巴威)與南非,最後導致全球油價飆漲近400%,但對美國來說,國際關係方面的衝擊遠比經濟更令人頭痛。
首先是英國為首的西歐國家們帶頭軟化,出台更多親阿拉伯的政策,例如英國便拒絕出借空軍基地供美軍使用,塞浦路斯則停止向以色列空運補給品。遠在東亞的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沙烏地與科威特於1973年11月7日宣布日本為「不友好」國家後,11月22日日本便發表聲明,宣稱「以色列應撤出1967年後佔領的所有領土,允許巴勒斯坦自決,如果以色列拒絕接受,日本將重新考慮對以色列的政策。」石油禁運將看似固若金湯的北約陣營敲成一盤散沙,畢竟當年美國僅從中東進口12%的石油,但中東石油卻佔歐洲石油進口的80%,日本則超過90%以上。
而美國為穩住自己的冷戰戰略,唯有苦思解決之道,首先根據2004年後解密的檔案顯示,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時,美國曾考慮直接出兵佔領沙烏地、科威特甚至阿聯酋等國的油田,用武力弭平中東諸國的石油脾氣,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詹姆斯·施萊辛格(James R. Schlesinger,1929-2014)曾向英國駐美大使克勞默勳爵(The Earl of Cromer,1918-1991)提及此事,結果後者擔憂不已,下令英國的情報部門評估此事發生機率與後果。但從結局來看,尼克森政府最後還是選了協商路線,故1974年1月18日,透過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談判與施壓,以色列終於自西奈半島部分撤軍,並與敘利亞談判和解,石油禁運終於也在同年3月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