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遭遇數場恐攻,導致民眾對難民的同情變得冷酷,繼英國6月透過公投宣告將脫離歐洲聯盟後,民粹大獲鼓舞,2017年即將在荷蘭、法國和德國登場的重大選舉迎向考驗。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巴黎2015年11月遭逢恐攻,造成130人喪命,9名執行攻擊的聖戰士當中,7人據報假扮成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今年3月,布魯塞爾也成為攻擊目標,市區地鐵站和國際機場遭炸彈攻擊。
接著是法國尼斯7月在施放國慶煙火後,遭突尼西亞男子駕卡車衝撞人群;12天後,1名19歲聖戰士在諾曼第的教堂聖壇前逼迫1名85歲神父下跪,割喉取他性命,全法國哀痛不已,也令世人震驚。
對難民採取門戶開放政策的德國今年也發生數起尋求庇護的難民暴力傷人事件。12月19日民眾準備過耶誕的年節氣氛中,柏林發生卡車衝撞耶誕市集事件,造成至少12人喪命。而突尼西亞嫌犯曾在德國申請庇護,使得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難民政策再度遭到質疑。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卡車攻擊事件後紛紛呼喊:「這些是梅克爾害死的」、「她必須對此做出答覆」。
2016年9月地方選舉,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梅克爾家鄉擊敗她的政黨基督教民主黨,是否能繼續在2017年秋天大選攻佔全國更大版圖?梅克爾人道處理難民的態度普遍贏得世人好評,卻未必有助她在國內順利爭取連任。
英國6月舉辦公投,52%選民選擇退出歐盟讓民粹派大受激勵。《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幾乎各地都一樣,人民譴責政治主流該為成長不力、工作機會太少及偏好全球金融市場、漠視一般人民負責。
人民不滿的最新指標是12月義大利公投,選民否決總理倫齊(Matteo Renzi)主導的修訂憲法,其政治衝擊雖不至於直接影響政策,卻為倡議反對修憲的民粹派「五星運動黨」(Five Star)打開機會大門。
否決公投的英國和義大利選民動機一致:清楚讓精英知道,他們無法接受現狀。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巴黎辦公室主任狄胡薛佛(Alexandra de Hoop Scheffer)說:「不僅美國有鐵鏽帶,法國北部也有鐵鏽帶。他們有被剝奪感,感覺他們國家的主權和經濟遭到剝奪。」
作為歐盟成員國,不但無法減輕那些焦慮,反而更為加劇。布魯塞爾官員和國際債權人要求的撙節,尤其是對南歐國家,更加煽動人民怨怒。
反歐盟立場幾乎已成為歐洲每個民粹政黨的主張之一,包括法國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的勒潘(Marine Le Pen)、荷蘭自由黨(PVV)的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義大利格里羅(Beppe Grillo)帶領的五星運動黨。
歐洲國家數十年由中間偏右及中間偏左政黨勢力執政的穩定政局,正發生難以預料的質變,新勢力近乎跨越左右。操弄民族主義和經濟剝奪感憂慮的政治人物越來越多,對歐盟的敵意也來自此感受。
選民受夠了老牌政治人物,法國中間偏右政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和資深大老居貝(Alain Juppe)紛紛落馬,印證了這個趨勢。
歐洲2017年3月先登場的是荷蘭大選,接著是4月法國總統兩階段選舉,後半年德國舉行大選。眼前這麼多重要的選舉,但獲得解決的大問題卻很少。歐洲似乎註定要繼續政治震盪,也難以防備危及歐盟分裂的更強大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