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梵外交的議題經常出現在新聞版面上,但國人對於梵蒂岡的印象往往僅限於「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天主教教宗所在地」或「中華民國唯一的歐洲邦交國」。本文將對此議題做一介紹,並就公開及歷史資料,推演未來的中梵關係走向。
先解釋什麼是大家通稱的梵蒂岡,它本是羅馬城的一座山丘,因為天主教最高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在此,所以外界通稱教廷為梵蒂岡。教廷對外的正式國名是聖座(Sancta Sedes),各國和教廷建交所派駐的大使,皆稱之為駐聖座大使。
梵蒂岡則為一獨立城市國,但除了限定區域的技術性國際組織,例如萬國郵政聯盟(UPU)、國際電信聯盟(ITU),會由梵蒂岡城國出面成為簽署國之外,和其他主權國家的外交都是和聖座建交,而非和梵蒂岡城國建交。
天主教教宗既是聖座的元首,也是梵蒂岡城國的元首,聖座又兼具主權國家及天主教會總部雙重意義,這種「一套人馬、三塊招牌」的三元性質,正是聖座的特色,也是探討與聖座邦交不可忘記的前提。
聖座雖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地理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但作為全球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說它是個人口十二億以上的大國,一點也不為過。聖座的國家元首教宗,其一言一行更是世所矚目。
從臺北到北京
自1949年國共內戰由國民政府失敗告終,聖座就對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保持高度興趣,但中共以靠攏蘇聯及對抗美國的大方向為主,建政初期的中共內部又發動極左政治運動,不斷打壓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切斷和教廷的聯繫再加以控制,駐華公使黎培里更被驅逐到香港。在臺北方面的中華民國政府及教會人士敦促下,外加英國不願意在英屬香港有一位駐華公使的存在,直到1952年才將駐華使館遷移到臺北來。
1959年,中華民國政府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我方想藉此做宣傳,但教廷內部意見不一而一波三折。1966年,教廷才宣布將臺北的駐華教廷公使館升格為教廷大使館。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教廷也悄悄地將大使召回,改派代辦駐節臺北至今。
教廷從未放棄與北京建交,數十年來雙方持續私下接觸談判,外傳建交的風聲也從未中斷過,但終究因兩方歧見太深,長年只聞樓梯響。臺北和教廷的邦交,在這樣的局勢當中勉強保存下來,但在教宗方濟各上任後,教廷地對北京釋出善意,建交談判突破的消息也頻繁見諸媒體,其頻率之高史無前例。
近日反對教廷和北京建交者,最為引人矚目的應是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身為天主教會最高位階的樞機主教,卻發表公開信抨擊教廷的外交政策,雖然不算前無古人,但綜觀近代天主教會歷史也實屬罕見。以陳日君樞機位階之高、聲望之隆,卻以公開信方式,意欲從外部施加輿論壓力予教廷,可見已經到了在教會內部求告無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