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愫欣舉例,若真的要檢視能源問題,韓陣營該具體說明所謂2035乾淨能源占比5成,為什麼有核能、再生能源占比多少?而當韓也希望推動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至25%,那也該講清楚他的版本與民進黨的政策有何不同、民進黨的再生能源推動哪裡不正確?
而另一邊已執政4年的蔡政府,崔愫欣也問,除了在2025年讓核電廠準時退場,能否提出時間尺度更長的轉型計畫?針對空污問題,能否有減煤以外更深入產業及社會的治理方案?
教授:兩大黨對能源議題都無系統性討論
「這次選舉,能源議題討論品質並不好,」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也認為,兩大黨總統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等場合,都缺乏系統性討論。好比能源轉型關鍵在於發展再生能源及節能,但韓陣營將問題簡化為用核能解決,又提不出2035年各項能源具體占比。而另一邊蔡陣營雖然強打過去3年再生能源推動成果,但節能規劃卻不足。
戴興盛指出,除了發電方式之外,能源轉型還涉及節能,根本政策是課徵能源稅或碳稅,但加稅可預期引發社會反彈,兩大黨都不想碰,最終導致問題只能解決一半。他總結,韓陣營既反再生能源,又主張低能源價格而無法節能,在能源轉型中兩項都是0分。而蔡政府過去3年大力推再生能源,卻避而不談低電價議題,節能沒有明確進展,也只拿到50分。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楊澤民則說,過去4年民進黨執政,在節能及產業低碳、低耗能轉型上做得太少,空污部分又發生如臭氧標準及警示機制未修正等缺失,無法透過資訊公開喚起民眾意識,「這是在愚民。」而另一邊台空盟主張廢核無煤,國民黨卻主張以核養綠、重啟核四以減空污,也不符期待。
(延伸閱讀:促修《礦業法》「被出征」 地球公民:亡國感擠掉公共議題討論空間)
平日相較「冷門」的能源議題,在選舉時被大量討論,固然能引發社會關注,但若只流於選舉口號或攻擊對手的工具、而沒有實質政見及討論,就算不同陣營都認為自己提出的方案比較進步,也難以真正讓能源轉型在選後延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