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觀點:「台灣夢」究竟靠誰?

2017-01-30 06:35

? 人氣

兩岸和平統一遙不可及,這個局面是由於兩道相反力量的拉扯:一是蔡英文對馬英九兩岸作為的「不過正無以矯枉」,另一則是北京方面為了打擊蔡英文採取的「飢餓策略」。(Getty Images提供)

兩岸和平統一遙不可及,這個局面是由於兩道相反力量的拉扯:一是蔡英文對馬英九兩岸作為的「不過正無以矯枉」,另一則是北京方面為了打擊蔡英文採取的「飢餓策略」。(Getty Images提供)

兩岸和平統一似乎愈來愈遙遠了。造成這個局面是由於兩道相反力量的拉扯:一是蔡英文對馬英九兩岸作為的「不過正無以矯枉」,另一則是北京方面為了打擊蔡英文採取的「飢餓策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同時,台灣距離「獨立」也愈來愈遠了,因蔡英文對「真獨立」無想法更無做法,想要脫離中國,變成更傾向美國,不僅會遭到中國的拉扯,而且,還碰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突然間,一切都變得不確定。

總統蔡英文在2016國慶大典發表演說。(總統府提供)
過於依靠大國從來就不是「自主之道」,更難以真正實現「台灣夢」。圖為總統蔡英文在國慶大典上發表演說。(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可行選擇是增強自主性。過於依靠大國從來就不是「自主之道」,更難以真正實現「台灣夢」。自主之道必須上下思想一致,至少相對多數人的思想一致才行。如當年孫中山搞國民革命,必先求國人的思想統一。可是今天台灣內部完全沒有思想領導,彌漫在這個島嶼上的是一片虛無,對每一件事情都是嘲諷、冷漠,比較好的反而是反對(至少有立場),而如此情況怎能前行?用「文青」的語言說,台灣的「統/獨」其實是「中國夢」與「美國夢」,而且「同夢」的人還因各自「異床」而相互踢踏。《韓非子》的寓言:一個鄭國人要去市場買鞋子,先量好了自己的腳,將尺度擱在座位旁,卻沒帶出門。到了市場,才發現忘了帶那個尺度,於是轉身回家。旁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下鞋子大小呢?」那人說:「我寧願相信尺度,不相信自己。」

以前看此寓言,總認為「古人真有那麼笨嗎?現代該沒有這種人了。」然而,看到時下的統獨爭議,乃啞然失笑:那些人可不就是嗎?

主張台灣獨立,口口聲聲「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卻將「台灣獨立」的基礎建築在《台灣關係法》「對美軍購」「(解放軍攻台)力撐72小時即可」。可是蔡英文跟川普(Donald Trump)通上了電話,當川普說出「美國不必拘泥於一個中國」,卻又憂心忡忡,深怕成為「棄子」,那不都是「寧信度而無自信」嗎?而那個「度」還是美國人給的。更明顯的是「一個中國」:獨派人士始終反對「一個中國」,但是每當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時卻俯首接受,這時候完全不記得「一個中國」是北京給美國的「尺度」。簡單來說,同是一個「一個中國」,獨派可以接受美國的「度」,卻忘了自己的「足」!台灣地小、人少,又夾在大國中間,如何才能「真自主」?春秋戰國的秦國是最好的例子。

川蔡2日通話,打破40年的政治慣例,其「商人思維」是否僅限於在商言商?是對中共的挑釁抑或是「政治素人」對現實的不滿?(取自Donald J. Trump臉書)
作者認為主張台灣獨立,口口聲聲「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可是蔡英文跟川普通上了電話,當川普說出「美國不必拘泥於一個中國」,卻又憂心忡忡,深怕成為「棄子」。(資料照,取自Donald J. Trump臉書)

西周分封諸侯最多達1,800多個,秦卻不在其中,而只是周王畿內的一個「附庸」。直到犬戎攻進鎬京(周的都城,在今西安市內),周平王東遷,西垂大夫嬴開派軍隊護送,平王於是封他為諸侯,成為秦襄公。秦國始終被東方諸侯歧視,直到秦穆公尚賢禮士,國富兵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進入戰國後,秦孝公,有心振作,於是就下求賢令,招來了一位曠世奇才:商鞅。商鞅在秦孝公全力支持下,變法圖強,秦成為戰國第一強。

秦國的歷史給台灣什麼啟示?

不喜歡「附庸」這種「矮化名稱」,光是口頭抗議是沒用的,得拿出自己的實力,自然有一天會有更大的自主性。更不必為國際社會排斥你而忿忿不平,但必須「尚賢禮士」才能讓如才來歸,羅致得到人才,方得以自強。

此時此刻,川普剛上台,華府跟北京還在互探虛實,其實這是台灣最好的機會。如果還是「等待大國關愛的眼神」,等到華府跟北京「搞定」,他們一旦訂下「尺度」,台灣又沒有施展空間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15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