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告訴美國之音緬甸語組,習近平還可能會集中討論有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以及簽署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問題。
緬甸一直支持中國對南中國海的主權宣稱。它與寮國和柬埔寨一道,支持中國壓制東協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聲稱提出批評。
緬甸也是習近平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項目的伙伴國。中國在緬甸的項目包括把天然氣從中東通過陸地而不是馬六甲海峽輸送到中國的一個管道項目,以及把中國西南部與東南亞大陸連接起來的公路、鐵路和港口項目。
分析:落實「一帶一路」項目,在印度洋建立立足點
緬甸和平與安全研究所研究中國課題的負責人提哈(Amara Thiha)認為,習近平這次訪問緬甸的議程非常明確,即加快中緬經濟走廊(CMEC)有關項目的建設,並落實「一帶一路」項目,其中包括皎漂經濟特區的建設。
在他看來,這個特區是北京走向印度洋的戰略窗口。在美國實施印太戰略以來,確保獲得通向印度洋的後門對於中國來說變得更為必要。
史汀生中心的孫韻也認為,習近平此次訪問緬甸有助於中國獲得通向印度洋的出口。
她說:「雙方將繼續推進像包括工業園區在內的皎漂(Kyaukpyau)經濟特區這種具體的『一帶一路』項目。它們將成為中國在印度洋的立足點。」
她認為,這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因為中國一直有這樣的企圖心,而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預期。
「一帶一路」項目在緬甸進展緩慢
開發皎漂經濟特區是習近平2009年訪問緬甸時簽署的16項備忘錄之一,是中國在緬甸所有投資項目中最重要的,也是北京在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試圖在印度洋建立立足點的戰略部署。但是在中緬密松大壩項目因為受到當地民眾和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而在2011年被緬甸當局叫停後,中國在緬甸的投資項目停滯不前,也導致中國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注資沒有預期的那麼多。
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的希伯特說,中緬本來計劃斥資70億美元來建造皎漂港口,但由於緬甸當局對這個項目並不是那麼熱心,中方不得不把這個項目的建設成本縮減到10億美元並減少緬方所要承擔的部分。
他說:「建設該港口的工作仍然進展緩慢,至少部分原因是該港口對緬甸的價值有限。緬甸大部分的進出口要經過仰光港。緬甸相當大一部分的工業產值來自這個港口附近的地區。」
這位在東南亞地區當過多年記者的東南亞問題專家說,除了該港口以外,緬甸對其他的「一帶一路」項目也有很多顧慮。
他說:「緬甸希望中國建設更多連接緬甸不同地區的公路和鐵路基礎設施,但官員們不願從中國那裡獲得太多貸款,因為中國的貸款利率高達4%左右,而且通常必須以硬通貨償還。緬甸也不想被成千上萬的中國工人所接管。」